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融合 >

农民变股民 “红利”来敲门——宁夏五星村5年的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

来源: 新华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18-12-21 15:19:15

作为宁夏首家村级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的村庄,五星村用5年时间将入股土地从800亩扩大到3030亩,村集体资产和效益“双增加”,还为农村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

五星村是个传统农业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叶盛镇,有耕地7300多亩。因水稻品质好远近闻名,一些种植大户纷纷来此流转土地发展水稻种植。但大户赚钱了,村民的收益却仅限于流转费。与此同时,村集体既没有创收项目,也没有经营积累,历史欠账多。

“管理村子就和管家一样,没钱啥也干不了,干不了事村民也就不认可。”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徐建平说。

2014年,五星村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由村集体流转村民800亩土地一体化经营,到年底,刨去所有支出,合作社增收16万元。

然而,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村集体增收问题,但农户参与集体经营管理积极性不高,从土地上再次获得收益的难度普遍较大。

经过多次酝酿,2015年,五星村探索成立了宁夏首家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合作社首期入股农户215户,占股权总数的46%,集体股由财政部门扶持村集体经济的项目资金、村集体“三资”和机动地、社会帮扶资金等构成,占股权总数的54%。

“股权的多元化不但盘活了农村土地、村集体‘三资’和各级支农资金,还把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不担心种地,又不担心收入。年轻力壮的外出务工,年老体弱的在合作社就近务工,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徐建平说。

看到了甜头,2016年,50户村民主动找到合作社,将530亩土地入股。到今年,五星村入股土地面积已达到3030亩。同时,合作社的产业结构也更加多元,除种植富硒大米外,还投资建设大弓棚种韭菜等蔬菜,成立农机服务公司等。

这两天,徐建平天天往村部跑,他要尽快建好大米加工厂、蔬菜保鲜库、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项目。

“只卖水稻一亩能挣两百来块钱,但加工成大米平均每斤能再赚三毛钱。合作社发展到今天,必须要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保证股民的效益不下降。”他说。

据了解,这五年,入股合作社的村民收益不断增加,目前保持在每亩土地收入924元,村集体收入也累计达到180万元。村集体有了积累,就能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五星村成立了党内关怀基金,每年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缴纳医疗保险,还建设了不少村级公共设施。

如今,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宁夏很多地方落地,仅青铜峡市就有12家土地股份制合作社,股权的杠杆撬动了“三农”的活力。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