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国企 >

央行26天2次辟谣降准 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新京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19-04-25 17:33:26

时隔不到一个月,央行第二次澄清降准传闻。4月23日晚间,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援引央行方面回应称,当天市场流传的“25日起定向降准”传言不实。虽未降准,央行随即推出2674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特麻辣粉”(TMLF)。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降准的可能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社融放量后,二季度经济有支撑,同时二季度CPI通胀存在上行的风险,也限制了央行降准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短期来看,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降准的预期结果很可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央行近一个月内两度辟谣降准

“消息不属实,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4月23日晚间,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对当日降准传言发声。据传言,央行25日起拟对部分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不到一个月前的3月29日,市场上也曾有人以“新华社权威消息”的名义,散播“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谣言。传言中降准执行日期是4月1日,央行当晚在官微表示,此为不实消息。并就此事致函公安机关,对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今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次降准,均在1月。分别在1月15日和1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市场预计净投放资金约8000亿元。

在3月底至4月初,央行曾一度连续13个工作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关于降准的呼声较多,4月中旬以来有关央行将降准的声音少了一些。

此次降准传言恰逢又一次国常会结束。4月17日,国常会讨论主题再次聚焦“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会议提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而华创证券梳理发现,历史上国常会部署降低融资成本后,通常央行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国常会决议。

央行补上2674亿“特麻辣粉”

没有等来降准,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还是如期而至。

4月24日,央行公告称,开展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674亿元,操作利率为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这是TMLF去年12月推出以来的第二次实施操作,被业内称为“特麻辣粉”。

央行同时在公告中介绍,此次TMLF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9年一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674亿元。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

“特麻辣粉”是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工具之一。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结构性调整,在这样背景下,通过续作2000多亿‘特麻辣粉’,一方面可以使金融机构进一步把信贷资金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另外TMLF利率相对较低,也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从24日股市表现看,早盘两市震荡下行,午盘后翻红。银行板块方面,早盘一度下跌约0.72%,午后跌幅缩小,截至收盘整体板块上涨0.09%,但和其他板块相比,涨幅排名靠后。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西安银行全天保持领涨,日内分别上涨2.63%、0.77%;招商银行、贵阳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等11只银行股在午后翻红;工商银行、青岛银行等7只银行股涨跌幅为0;兴业银行、无锡银行等12只银行股下跌,其中常熟银行股价下跌1.86%,为当日跌幅最大银行股。

对于银行股的表现是否与降准相关消息有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看不出(银行股价波动与是否降准)有什么关系。”

■ 追问

1 怎么看待两次辟谣?

分析:传递短期降准概率较低的信号

对于央行一个月内接连两次辟谣,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认为,央行近期两次就降准辟谣,属于央行预期管理中的方式之一,通过辟谣想向市场传递短期降准概率较低的信号,扭转市场对央行将降准的过强预期。

董希淼分析称,很多货币政策主要影响市场预期,所以像美联储等机构很注重和市场的沟通,而像谣言这样不正确的信息会影响到与市场沟通的效果,所以应该进行打击。不过,谣言和学术研究的预测是有区别的,一般对市场走向、政策走向的预测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是应该允许存在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则表示,投资者热切盼望央行能有动作继续推动市场上升,但央行的目的并不是要通过放松政策推动市场上升,货币政策非常清晰,是要疏通货币供应渠道,让释放的流动性更多地导向实体经济,而不是股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金融市场易受一些不实传言扰动,而包括及时辟谣在内的明确政策信号是稳定市场预期的关键。近期央行两次打击降准谣言,一方面表明这类谣言有可能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形成严重干扰,需要及时澄清、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监管层注重市场沟通、积极实施预期管理的态度。

2 目前是否需要降准?

分析:存在降准空间,短期必要性不高

对于当前是否有降准需要,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存在降准空间,但短期降准的必要性不高。

董希淼分析称,现在看降准存在空间和可能。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然处于下行趋势,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较大,降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用降准的方式对冲基础货币缺口可能仍是央行的较好选择。从具体操作看,二季度共有中期借贷便利(MLF)11855亿元到期,可能通过降准置换到期的MLF。此外,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上升,短期资金面趋紧。因此,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央行可能在4月中下旬决定是否降准。预计央行2019年仍将可能降准,继续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但他同时强调,不降准也有一定的理由。三月的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在回暖,中国经济的问题仍然是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难以通过降准来解决。展望二季度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不要总是把对货币政策的关注放在降准与否上,而是要更关注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等问题上,这些问题比降准更重要。

围绕近期披露的几组经济数据,张德礼也认为,短期降准的必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社融放量后,二季度经济有支撑。此外,二季度CPI通胀存在上行的风险,也限制了央行降准的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同样表示,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全面超预期,也使得短期内降准降息预期有所下降。另外看到一些城市房地产调控后房价回升,加上近期“猪周期”的回归,特别是下半年猪价格的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都使得货币政策对预期保持谨慎,所以短期降准概率有所下降。

3 如何看货币政策走向?

分析:二季度可能会边际收紧、未来一段时间坚持逆周期调节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预期,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不会突然收紧,同时市场已经稳健宽松,货币政策再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只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但总体不会有大变化。总之,央行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逆周期调节的总基调没有变化。比如,今天央行操作了TMLF对冲MLF到期,释放流动性。

张德礼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会边际收紧。从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看,重提结构性去杠杆、房住不炒,货币政策目标正从短期的稳增长向长期的防风险切换,货币政策最为宽松的时候已经过去。而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走向,需要看二季度的经济基本面和CPI通胀情况。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4月以来短期利率上升较快,逆回购的投放可以有助于保持短端利率平稳,“短长结合”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是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利率市场平稳的一个体现。

王青告诉记者,在近期经济金融数据回暖的背景下,下一步央行货币政策向偏松方向调整的步伐会有所调整,二季度实施普遍降准、乃至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降息措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考虑到今年全球经济减速态势难以扭转,国内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继续坚持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微调的大方向或将持续,相机抉择特征会更加突出。

标签: 央行 辟谣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