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年的治理,淮河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逐渐从水患深重变为安心幸福河。”近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70年前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治理淮河的伟大号召。70年来,国务院先后12次召开治淮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随着时间的推移,站在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考察淮河时强调,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
“曾经的淮河水患严重,常常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淮河曾是‘最难治理的河流’,历史上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魏山忠表示,70年间为系统治理淮河,我国总投入共计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1:5.2。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与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回顾70年的治淮历程,魏山忠谈到,我国治理淮河有六条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根本保证。70年来,党的几代最高领导人都对治理淮河作出了重要指示,为治淮工作把脉定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二是坚持统一规划,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遵循。无论是淮河还是其他江河,河流的治理既有江河水资源干支流相互影响的自然属性,更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相关部门需求的社会属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综合规划。三是坚持完善工程体系,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基础。淮河治理复杂,我国掀起了三次大规模治淮的高潮,持续稳定加大投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措施匹配、调度灵活的治理和保护工程体系。
“其次,坚持依法科学调度,这是取得淮河防汛抗旱胜利的关键所在。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依法科学灵活调度水利工程,发挥‘拦、蓄、泄、分、行、排’方面的作用。一次次战胜了淮河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夺取了一次次防汛斗争的胜利。然后,坚持统筹保护与治理,这是建设幸福淮河的关键举措。上世纪80年代淮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通过开展淮河水体变清等重大行动,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体系、统筹保护与治理、实施跨区域跨部门的水污染联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后,坚持团结治水,这是做好淮河治理的重要保障。70年以来,治淮始终坚持统一规划,上中下游、左右岸兼治,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好全局和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平衡各方的利益,走出了一条顾全大局、团结治水的经验之路。”魏山忠介绍道。
对于下一步如何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灾现代化水平。魏山忠表示,水利部将紧扣“幸福河”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和2035年远景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强化河湖管理,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记者 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