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加力和提效两者相结合,能化解更大力度的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
货币政策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小微企业减税再加力,每年可再减负约2000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2018年,我国出台了多项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减负1.3万亿元以上,比年初的目标增加2000亿元,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同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调整后的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
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举措,还包括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允许各省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这些减税政策,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支持小微企业更好发展,鼓励创新创业,能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普惠式减税主要包括两项措施,一是深化增值税改革,二是全面推出个人所得税改革。前者是通过减轻实体企业税收负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后者则是通过减轻消费者负担,为扩大需求打基础。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不是无边界放水,而是精准发力。”白景明认为,加力和提效两者相结合,能化解更大力度的减税增支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
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项重点工作。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2019年继续扩大财政支出,但不会走大幅提高赤字率的道路。”白景明认为,财政支出结构要优化调整,做到有保有压。保,是指继续加大扶贫、社保、环保等投入,提升保障水平,增加科技创新等投入,助力结构调整。压,是指通过主动调减一般性支出,压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有助于增强百姓消费能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1月2日,深圳日东光学有限公司无意间抢了个“第一”,深圳市首张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工资表,在这家企业“生成”了。工资表显示,仅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抵税,就让这家企业职工的个税平均下降了9.3%。如果再加上去年10月起征点提高和税率调整,企业职工个税整体税负下降46.72%。
今年1月1日起,个税改革在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的基础上,纳税人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改革前,我每月工资要拿出七八百元来缴个税,现在只需要几十元了。”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小刘说,手头宽裕,消费就更有底气。
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既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体现,也是增强百姓消费能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举措。
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关键在于疏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管道”
“几次降准后,我们行释放出了几亿元的流动性。”某市农商行副行长刘洋说,“资金充裕了,给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就降下来了。我们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以前都是7%以上,现在下降不少。”
去年以来,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通过四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向市场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降准是货币政策稳增长任务最直接的体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说,当前银行负债增速低于资产增速,信贷投放能力受到制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强银行投放贷款的能力和积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需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要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何飞说。
货币政策出台后,资金活水能否顺利从金融机构流向实体经济,取决于中间的“管道”是否畅通。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说,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只占广义货币的很小一部分。要想创造广义货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是更重要的环节。
疏通“管道”,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真正将资金活水引向实体经济。近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至近年来的较低水平,说明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不少资金仍在银行间“滞留”。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可能不足,另一方面,银行也受制于资金成本和流动性等压力,自身放贷能力受限。”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未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建立相关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银行基层机构人员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内生动力,让银行愿贷;也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充足的放贷资金,让银行能贷。
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更加明显,直接融资比重有待提升
“去年12月底,我们公司一笔250万元的贷款到位了,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还打了九折。”重庆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桂林兴奋地说,由于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回款往往不太及时,公司资金链一度非常紧张。有了这笔贷款,企业的资金又能周转开了。
在适当增加市场中长期流动性的同时,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实施精准滴灌。近日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并调整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考核标准。“这表明今年将更加注重解决结构性流动性短缺问题,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会更加明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董希淼说,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后,债券市场通常首先受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债券市场就有所恢复,发债企业获得了所需资金。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该在夯实银行资本、提升间接融资水平的同时,丰富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搞活债市、股市等多元化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