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中和”相关目标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其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势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刻变化,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经济发展、能源结构、技术革新、气候政策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另一个原因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行的碳排放规模、行业结构、资源能源结构都意味着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并非易事。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相比,未来将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作为一项影响重大的战略决策和选择,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好高骛远。它是在权衡目前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目标实现的各项基础上才作出的战略选择。综合各方面条件看,我国具备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良好基础。
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经济基础。“碳中和”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而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是有代价的,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迈上百万亿元台阶,今后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关技术的支撑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础。绿色、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强大装备制造能力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链优势。2019年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世界比重分别达到30.1%、28.4%和30.9%,2008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分别为6.5%、102.6%和39.5%,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仅为2.5%、46.7%和19.1%。尤其是光伏产业,目前我国生产和市场规模世界第一,并已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可以说,在未来堪称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清洁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我国已做好准备,很多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
碳减排取得的成效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经验基础。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重点行业能效提升,碳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GDP能耗降低,碳排放总量增速变缓。2019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15年、2005年分别下降18.2%、48.1%,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同时,我国新能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成本相比2010年降低了82%;陆上风电降低了39%,已经形成对煤电的价格竞争优势,并进入平价上网阶段;海上风电成本也持续下降。另外,我国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碳汇能力不断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至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193.7万公顷,居全球首位,是紧随其后的澳洲和印度的4.3倍和7.3倍。
体制优势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二是社会认同。过去多年碳减排工作取得的成效,让社会普遍认识到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并不是相悖的,不会阻碍经济增长,“碳中和”会推动清洁技术更快发展,由此带来清洁能源成本进一步下降,推动清洁能源价格下降。三是体制优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