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

42家医疗器械公司业绩整体向好  高值耗材成长可期

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21-04-20 09:40:38

截至4月19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申万行业分类中,医疗器械86家上市公司里已有42家披露了2020年年报。受市场需求影响,去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业绩表现较好,目前仅有一家公司年报披露归母净利润亏损,部分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数十倍。

体外诊断与医疗防护设备最赚钱

受益于核酸检测试剂、医疗防护和医疗设备产品及服务销售收入暴增,主营这类产品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最为明显。如基因检测公司圣湘生物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较上年增长1203.53%;归母净利润26.17亿元,较上年增长6527.90%。一次性手套龙头公司英科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8.37亿元,较上年增长564.29%;归母净利润70.07亿元,较上年增长3829.56%。

新冠疫情的到来,给全球医疗能力带来考验的同时,也加快了医疗器械公司发展的速度,给产业内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保持业绩的增长,多个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也在年报中表示,未来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一步推动高新科技在产品上的应用。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疫情需求的医疗器械公司业绩暴增后应当理性看待,这类公司应把盈利的资金重点用于推进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方向,如果盲目扩张与防疫相关的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必然会导致产能的浪费和投资浪费,也难以获得资本的认可。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医疗器械板块经过长周期调整,目前已经进入相对安全的边际区域,优秀的公司业绩表现也为该板块注入了活力。目前诊断试剂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中低端医疗设备国内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因此未来相关公司的增量不在于产能扩张,而是产品创新和品牌突破。

张翠霞说:“从目前市场对医疗器械板块投资偏好看,有的公司业绩虽然增速明显,但估值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的内生动力不足,仅靠现有产品的扩产难以保障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有充足实力进行新产品开发,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新材料的公司,更被市场关注与看好。如医疗防护设备行业竞争激烈,但这个行业在一站式打包集成采购、定制式医疗器械等领域,均有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发展机会。”

高值耗材成长可期

高值耗材行业在过去几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约602亿元,到2019年规模已增长至约12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高值耗材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也保持了稳定增长,如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心脉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较上年增长40.91%;归母净利润2.14亿元,较上年增长51.40%。眼科医疗器械公司爱博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较上年增长39.88%;归母净利润9656万元,较上年增长44.80%。

广州众成医疗器械产业高级研究员郑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着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主旋律,国产医疗器械公司正在逐渐崛起,高值耗材是进口替代的主要方向,部分高端产品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可降解医用镁骨钉、人工心脏等,且在鼓励国产医疗设备采购等政策推动下,业内公司在加速市场布局。

龚涛表示,这类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但也要注意高估值和高研发失败风险,他说:“关键要看公司是否有技术壁垒或产品居于市场垄断地位,如无法确保自身产品独特性,将面临未来医疗器械集采的价格竞争。此外产品销售方向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如果是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公司,大幅度业绩波动可能性更大。”

消费类医疗器械需求渐增

在众多医疗器械公司中,消费类医疗器械公司的增长虽然并不突出,但这类公司在疫情的影响下同样获得了产品与品牌的双增长。如鱼跃医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7.34亿元,较上年增长45.26%;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较上年增长138.04%。

张翠霞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收入提高,对于消费类医疗期器械需求量逐渐增大,如体温枪、血压仪等。欧美国家医疗器械和药品销售占比约为一比一,而我国器械销售只占药品销售额度的30%左右,未来提升空间十分明显。

北京看懂研究院医疗行业研究员陈乔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前医疗器械全国集采的产品信息看,都属于产品成熟、竞争激烈、高附加值、用户基础大的耗材产品。消费类医疗器械受集采的影响较小,主要竞争在于产品的技术迭代和智能化水平。

不仅仅是消费者对于医疗器械有智能化需求,医院也希望借助于医疗器械实现在线问诊的升级。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执行院长胡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互联网医院实现了医药和医保的对接,接下来就是患者的日常身体数据与医院数据的对接,这需要家用智能医疗器械的辅助,为此医院也在与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展开这方面的研究。(闫立良 郭冀川)

标签: 医疗器械 业绩向好 高值耗材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