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极一时的预付卡支付牌照,如今正渐渐退去光环,甚至沦为“弃子”。4月2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4月以来,多家预付卡支付公司发展都不太平,其中不乏主动申请注销牌照者,也有多次被法院强制执行者,还有机构被列入经营异常,以及被转让股权……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支付从业人士及行业专家处了解到,由于业务少、盈利弱、转型难等问题,目前不少预付卡支付机构已陷入生存窘境。
广西支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支付通”)又被执行。天眼查显示,4月20日,广西支付通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500万元,立案日期为2021年4月20日。
自2021年3月22日以来,广西支付通已累计6次被法院强制执行,涉及执行标的已达5555万元,而其中5次,仅仅发生在4月12日以来的近8天时间内。
祸不单行,除被法院多次强制执行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4月2日,广西支付通还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至今仍未移出。
4月21日,针对多次被执行以及经营异常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尝试对广西支付通进行采访,但拨打了该公司官网披露的多个电话,均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
根据官网披露,广西支付通成立于2007年11月,于2012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主营业务为预付卡发行与管理。2017年,该公司通过支付牌照续展,有效期至2022年6月。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从广西支付通目前经营异常的情况来看,2022年续展通过的概率不大。
广西支付通这一情况既反映出机构生存的窘境,同时也是后疫情时代预付卡支付行业普遍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
近期,另一家传来变动消息的是位于山西地区的预付卡支付公司。4月1日,央行官网披露2021年以来注销的首张支付牌照——山西金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金虎”),从披露信息来看,山西金虎系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这也是央行披露的第39家注销支付牌照的公司。
“预付卡支付行业现在太难,商业模式难以突破,不赚钱,牌照不断缩量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一支付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如是评价道。
“在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中,预付卡业务是受行业和监管变化影响较大的领域。”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亦有同感,他说道,一方面,移动支付的兴起让预付卡消费的体验优势不复存在,市场萎缩;另一方面,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使得预付卡发行与充值产生的备付金“吃利息”模式终结。此外,预付卡被用于洗钱、套现、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也面临着严格的监管。因此,不少预付卡业务公司经营困难,牌照注销的现象比较多。从目前看,这一趋势还难以扭转。
事实上,频现预付卡支付机构退出市场这一现象,早在2020年就已出现。2020年8月,支付机构商连商用曾发布公告全面暂停预付卡业务;此外,9月7日,央行同意御嘉支付、艾登瑞德(中国)终止支付业务,而这两家公司牌照业务范围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在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看来,在“断直连”“备付金集中缴存”等监管政策的影响下,经营预付卡业务的机构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是部分原本依附于备付金挪用生息的机构失去了套利空间,监管收紧后面临盈利模式的重构;二是伴随着商业机构和零售消费的数字化转型,原本主打线下的预付卡业务亦站在了转型路口,无法跟上时代变化的机构或选择主动退出;三是仅少部分预付卡经营机构拥有全国经营资质,大部分只拥有地区经营资质,展业范围受限。
根据央行官网数据,目前,已获许可支付机构现存232家,其中,有百余家机构业务类型覆盖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包括支付宝、翼支付、联通支付等流量巨头。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随着移动支付的便利化,预付卡的支付体验失去优势,没有业务生态作为支撑的预付卡业务价值明显下降,从目前趋势看,后续将会有更多机构选择注销预付卡牌照。
“但不排除大环境出现变化的状态下,例如非法发行预付卡遭严打,或是预付卡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届时预付卡的价值将有所回升。”苏筱芮说,预付卡牌照的价值在于预付业务存在持续的市场需求,尤其是零售消费领域,例如美容美发、教育培训、连锁健身等。
“尽管预付卡市场的红利已不再,拥有预付卡支付牌照的机构也不断减少,但预付卡也有一定的需求场景,比如礼品卡等。”在于百程看来,从目前看,单独的预付卡牌照公司生存艰难,而这一牌照主要在一些大型支付公司旗下,更能发挥辅助和协同的作用。
但这也考验着机构对场景的风险控制能力。近年来,预付卡行业中乱象较为突出,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苏筱芮称,由于预付卡消费风险频频发生,目前多地均在收紧对预付卡的监管,例如4月初《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对实体商业机构的监管收紧或能够为预付卡机构的生存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