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大吨小标”的整治再一次引起了业内关注。
1月18日,深圳汽车经销商商会转发了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关于严禁“大吨小标”车辆办理注册登记业务的函》,文件附件中标注了738款存在“大吨小标”嫌疑的车辆型号清单,对于这些车型,深圳交警局要求经销商进行自查整改,无法整改的禁止销售。
♦多家企业700余款不合规车型“上榜”
上述文件指出,经公安部统计,全国各地车管所在工作中共发现涉嫌“大吨小标”的违规货车车型700多种。因此,为严格货车登记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对存在涉嫌违规情况的车辆,经销单位在销售前务必要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公告内容等逐项对照进行自查整改,对无法整改的坚决禁止销售。而对于违规销售不合格机动车产品的,深圳交警局将对违规车辆产品按规定上报公安部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企业销售的车辆办理登记时设卡严查,并协助车主向经销企业维权。
深圳作为全国范围内对“大吨小标”车辆的打击颇严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治理行业乱象的标杆城市,此次消息的发布更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今后违规车型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显而易见的是,此次新规的发布无疑会对当地经销商造成巨大压力,不过,据记者了解,目前,随着全国层面对“大吨小标”的整治趋严,不合规车型正加速退出。“虽然不排除在某些政策宽松的城市,名单上的车型依然存在,但整体来看,随着轻卡市场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合规轻卡正渐渐成为主流。”天津某轻卡品牌经销商负责人表示,同时,他也指出,轻卡作为卡车市场最庞大的一个细分市场,在治理方面,不同地区针对蓝牌轻卡上牌的政策并不统一,今后,长效治理还需全国“一盘棋”。
♦多措并举 深化蓝牌轻卡治理“放管服”
其实,不止是深圳,自2019年“5·21大吨小标”事件爆发以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整治工作,蓝牌轻卡也由此被推上了治超治限的风口浪尖。
2020年,全国多地掀起了一波整治“大吨小标”车辆的热潮,一系列针对“大吨小标”问题的治理政策陆续出台。4月,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2022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7月28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联合开展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大吨小标”、“百吨王”及倒卖合格证等违法违规行为。10月,随着吉林省扶余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酵,“大吨小标”问题迎来了新一轮的加强整治。此后,各地相继开展对部分已上牌的蓝牌轻卡进行抽样复检、严查蓝牌轻卡超载等工作。
而2021年伊始,随着各地对蓝牌轻卡的政策收紧,“大吨小标”迎来了治理的关键期。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优化和改进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更是让不少人看到了蓝牌轻卡治理的积极信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城市根据配送需求适当放宽限行吨位,避免简单按照车辆号牌类型划分通行权,对轻型以下货车原则上不再进一步细分限行吨位。同时,严禁采取全城24小时禁止货车通行的“一刀切”式措施,道路采取分时段禁限行措施的,每天允许配送货车通行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小时。
可见,无论是地方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在积极寻找轻卡治理的有效措施,在“放管服”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货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大吨小标’的本质是‘大吨’,因此,一方面对于在用车而言,需恢复实际载货质量、重新公告,另一方面,要严格新车把关,对总质量和载货质量进行严格规定和要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指出,未来,随着国家治超力度愈发严格,针对蓝牌轻卡的管理标准也将逐渐明确。
卡车兄弟俱乐部代表陈志强指出,整治“大吨小标”这一行业顽疾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因此,还需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可取,需要适当给予车企、经销商和用户一定的缓冲期。(武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