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测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计开放243条、559.87公里测试道路,向22家企业、152辆车颁发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资质。测试企业、测试车辆、测试场景丰富度和示范应用规模均位居全国首位。
这是上海市首次发布智能网联路测报告,从这次披露的《测试报告》来看,上海正在着力将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成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测试企业数量与牌照数量居全国首位
《测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计向22家企业、152辆车颁发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资质,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新能源/清洁能源车129辆,占84.9%;传统燃油车23辆,占15.1%。已有105辆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示范应用,占69.1%。
据了解,上海分批次分类别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典型场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探索期到“从点到域”的完善期,预计2021年将迎来“从量到优”,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433.3公里道路。
上海在国内创新布局了“全车型、全出行链、全风险类别、全测试环节和融合新基建基础设施”的”四全一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
可以看到,4个测试区定位分工各不相同,实现了错位互补。嘉定区聚焦“先”,定位打造“L3+高度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聚焦“新”,定位打造“未来交通新模式创新示范区”;奉贤区聚焦“全”,定位打造“全出行链智能驾驶创新示范区”;浦东金桥区域聚焦“智”,定位打造“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示范区”。
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载人载物示范应用,推动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示范应用项目,形成了临港新片区洋山港智能重卡载物示范、嘉定地区乘用车载人示范、奉贤地区特种车辆作业测试的联动发展格局,整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洋山港智能重卡2020年自动驾驶模式测试里程已超18万公里,完成2.12万TEU运输量,实现了规模化的示范运营目标。
在测试数据上,上海还构建了完善的道路测试数据管理体系,系统集成了“传统交通+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数据,并明确了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与存储方式的关键技术指标和要求,实现了对车路协同C-V2X等新基建数据的无缝接入。
♦政府高度重视 抢占智能网联汽车新高地
赛迪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邵元骏表示,作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佼佼者,上海结合了其独特的优势资源,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潜在应用场景和模式进行针对性布局,找准产业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
上海市政府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产业的高度重视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其名列前茅的有力支持。早在2018年3月,上海就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2019年9月,修订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的示范应用》,引领突破了长三角。
近日,《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该计划指出将在上海推进高度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探索在高速公路等区域开展测试,并且实现区域互认互通。
在近期举办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信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产业融合的焦点。上海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目标,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此外,上海还计划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及测试基础数据库,推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扩展了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物化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标准作用,研究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认证、运行等标准规范体系,为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先行先试经验。
♦仍需加大基础建设投入
在政府与企业联动,共同推向技术应用方面,上海也成果斐然,华为、滴滴、大众等众多头部企业参与其中。去年6月,滴滴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正式启动,AutoX在8月紧随其后开启。
“上海嘉定区目前在应用端,商业孵化比较好,而且未来临港会有自贸区,有可能会放开外资企业进入自贸区进行智能网联的运营。上海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城市,在如何利用国外资源方面经验比较多,有可能先于北京等一线城市来探索外资运营以及相关的数据安全发展模式。”某整车厂自动驾驶产品总监对记者表示。
邵元骏表示,上海的优势比较明显,产业链相对完备,车企多、人才密集、智能网联运营的利用率高。而且上海的测试场商业化运营很早就实现了盈利,这一点是众多智能网联示范区的表率。不过,也是因为上海智能网联运营更偏向商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关注不足。
据了解,以每公里智能化改造费用100万元保守测算,仅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投入即需1400多亿元。如此巨额的路侧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回报不确定、需承担法律安全责任风险等问题。未来需要产业界积极探索优化路侧基础设施部署成本和车载终端部署成本。例如降低激光雷达生产价格,优化激光雷达性能等。
此外,上述整车厂自动驾驶产品总监还坦言,对于我国智能网联发展来讲,并不需要“以技术换市场”,因此引入外资企业意义并不大。国内汽车产业总有一种“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思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所以,对于上海来说,其应该在迎合中国市场需求上再下大功夫。
据了解,未来5年,上海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大政策突破力度,创新制度规范;二是全面开放重点区域,创新示范场景;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存在规模化部署的挑战,路侧基础设施和车载终端部署的投资金额巨大。未来需要产业界积极探索优化路侧基础设施部署成本和车载终端部署成本;四是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保障,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各相关区域结合产业基础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培育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独角兽”企业,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营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