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充电基础设施的问题不容忽视,这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未来该如何发展?
“首先要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的目标定位。” 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立理以此开门见山。
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趋势,充电基础设施需要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应用,也要为低碳化目标提供支撑。两个目标涉及到4个方面,车辆段充电基础设施,发电端以及车网协同。
充电基础设施分为几种类型,即充(换)即走型与现有的加油站比较相似,这种类型的充电基础设施的趋势将实现补充能源快速化。这种类型的充电基础设施将在“十四五”实现,3C及以上大功率快充技术导入主流市场,重点区域初步形成覆盖网络,3C及以上大功率快充“十五五”期间进入加速推广阶段,并在“十六五”全面普及。由于3C及以上大功率导入,乘用车领域率先实现高比例电动化,并从“十五五”期间推动轻型物流和中重型客/货运加速电动化,复制“出租网约”成功路径。
停-充复合型设施在短中期支撑规模化发展,中长期是V2G低碳减排的物理载体,“停-充复合型”设施普及化与智能化将是工作的重点,提升固定车位电力覆盖(ETTP)有望成为政府新抓手,这项工作与当年的“光纤到户”有点相似,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有力地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即充(换)即走型充电设施不具备车网互动条件,停-充复合型设施将是车网互动的基础。车网协同将把电动汽车与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可再生能源得到大规模应用之后,将推动电动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净负碳排放”平台迈进。在“十四五”期间,优先解决居民区充电桩和大功率充电场站接入难题,在“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成为主流标准充电模式。V2G也将在“十四五”有望实现商用化准备初步就绪。在“十五五”期间进入商用化导入和部署阶段,推动车网互动进入高级阶段。
李立理说:“基于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认识,我们首次实现充电设施对规模化和低碳化目标影响的量化评估。”在量化过程中,课题组构建了覆盖7个理论分析模型、3层共12个细分市场领域、4类区域、3类场景的量化模型。“渗透率多因素漏斗模型、考虑V2G负碳贡献的净排放模型具有首创性。”
多因素漏斗模型实现了各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量化建模,在用户接受度和供给侧影响评估基础上,从“停-充一体化”覆盖率、市内公共充电体验、高速充电体验三个环节,针对“停-充复合型”用户以及“即充(换)即走型”用户的充电影响进行了量化建模,并对各区域现状数据进行了拟合,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双碳”目标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攻坚任务,这些场景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收益,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李立理说:“柴油消费在三种场景都将在2025年前左右达峰。BAU场景下降速度较慢,目标场景有望降低超过1/4的柴油消费量。汽油消费BAU、目标场景和加速变革场景达峰时间分别为2027年、2025年、2024年。BAU场景后续下降幅度有限,维持在1.4亿吨以上,但是目标场景则能将汽油消费到2035年控制在1.05亿吨,降低28%。电力消费在BAU场景增加较平缓,在目标场景到2025年接近千亿级,到2035年接近4000亿千瓦时,预计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2%。”
在不同场景下道路交通自身碳排放影响也有差别,李立理对此也有研究,总排放在BAU、目标场景和加速变革场景达峰时间分别为2027年、2025年、2025年。BAU场景后续下降幅度有限,维持在8亿吨以上。目标场景则能将总排放到2035年控制在6.6亿吨,降低20.3%,其中汽柴油排放均降低28%左右,电力排放增加约8000万吨。
V2G能够达到商用之后,情况又将不同。李立理说:“在V2G场景下,通过V2G电动汽车实现储运绿电,可以取得外部减碳效应,从而放大交通减碳效果。目标场景下,V2G模式的外部煤电替代减排潜力到2035年有望达到7.3亿吨,超越车辆领域自身排放水平,总体实现净负碳排放效果。”这一效果前景非常诱人。
充电基础中长期战略该如何实施,李立理的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建议。
李立理说:“不同政策对应的重点抓手不同,加快普及型的主抓对象是居民区与单位充电桩,全面提升主要抓手是轻型车辆公共快充网络,试点突破型是中重型商用车充电保障体系,夯实基础型重点面向智能有序充电和V2G体系。”
不同政策型都有相应的目标,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固定车位“应接尽接”,公共车位“共享高效”,从而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中重型商用车的目标与私人消费群本有很大不同,将从商用车的特点去考虑。
在5月27日召开的“交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路径与对策论坛——暨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2021年会”上,李立理分享的研究成果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万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