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造船企业迎来“小阳春”,近日,以集装箱船为代表的主力船型实现批量接单,显示出造船行业的强劲复苏势头。
行业人士认为,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恢复,航运市场基本面向好,众多因素筑牢了造船市场向好的基础,2021年国际造船市场订单将较为可观。受益于行业回暖,国内造船上市公司也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中国船舶集团承接百亿元订单
4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旗下两大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携手承接13艘16000TEU集装箱船订单,订单总金额超百亿元,为中国造船企业承接的最大单笔集装箱船订单。其中,大船重工(中国重工全资子公司)承接7艘,广船国际承接6艘。
受该消息影响,4月6日,相关造船领域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其中,中国重工收盘上涨2.95%,中国船舶收盘上涨5.19%,中国船舶是广船国际控股股东。
事实上,集装箱船批量接单的情况已持续一段时间,尤其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船市场迎来一波订单潮。根据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一季度,全球累计成交集装箱船151艘,共1659万载重吨,以标准箱(TEU)计,是2020年全年成交总量的1.6倍,并创下同期历史最高纪录;以载重吨计,已占目前全球新船成交总量的52%,成为今年造船市场复苏的主力。扬子江等国内主要船厂也纷纷宣布斩获集装箱船订单。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在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行情大幅改善的情况下,航运公司收益颇丰,船东资信状况持续改善,投资信心重建,国际市场订单快速释放,此前搁置的集装箱船新船订造计划,尤其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订造计划纷纷重启,带动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迎来新一轮订单潮。
据了解,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预期向好,出口贸易全面发力,集装箱需求迅速从谷底转为供不应求,集运贸易显著复苏。近期苏伊士运河的意外搁浅事件,进一步加剧了航运集装箱的紧张态势。集装箱需求的强劲回升迅速拉动集装箱海运价格暴涨,根据德路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数据,集装箱运价指数自2020年7月以来快速回升,目前已处于相对高位。运价上涨带动集装箱船租金攀升,自2020年三季度起,头部班轮企业业绩大为改善。中远海控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6.76%;全球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2020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246.88%。中集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需求端创集装箱历史新高,加上苏伊士运河意外,今年上半年集装箱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业内预计,2021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将增长超5%,集运需求有望迎来全面复苏,而全球集装箱船船队运力增速约为3.4%,市场供需将维持紧平衡状态。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也称,支线箱船市场前景可期,大型及超大型箱船仍有批量订单,另外,部分中型箱船更新需求也有望释放。不过,市场或存在投机订单。
造船市场回暖势头明显
除了集装箱船之外,今年一季度以来,国际造船市场呈现较为强劲的复苏势头,在宏观经贸形势预期向好、船东资信状况持续改善、运力更新需求迫切等多重利好作用下,船东投资信心持续增强,新船需求量大幅放量增长,市场订单快速释放。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一季度全球累计成交新船订单3180万载重吨,同比激增157%;3月份,全球新船订单成交超过1800万载重吨,创下过去5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亦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同期最高水平。
订单增多带来市场供需关系改善,新船价格止跌回涨。截至4月初,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升至131.0点,较年初上涨5.4点,并创5年以来新高。从典型船型价格看,超大型原油轮(VLCC)、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5000TEU集装箱船的新船价格年内涨幅分别达6.4%、11.8%和12.3%。
目前,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已突破20000美元/天,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较高水平。BDI、CCFI等主力船型航运业晴雨表也处于近期较高水平。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认为,多种因素叠加助推市场迎来低迷数年后的积极增长,一是世界经济贸易出现积极增长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回弹至5.5%,达到近十年来的高位。二是航运市场增长基础日趋稳固,从需求端看,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量有望回弹至4.2%,超越疫情前水平;从供给端看,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手持订单与船队运力之比已达新世纪以来最低的7.2%,预计2021年运力增速将下滑至2.4%。三是主流船东强势回归订船。从订单来源区域看,一季度,欧洲和北美船东共计订造新船125艘、1384万载重吨,市场贡献率高达59%。
除集装箱船市场外,油船、散货船、液化气船等其他细分市场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复苏态势。
行业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全球宏观经济贸易形势修复,航运基本面预期向好,将对新造船市场带来有力支撑,2021年国际造船市场订单将较为可观,新船价格将处于回升通道。受益造船市场回暖,造船企业经营业绩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近几年业绩不佳的国内造船上市公司或迎来业绩复苏机遇。不过,该人士也指出,由于钢板、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仍具有一定上涨空间,进而抬升造船成本,尽管造船企业收入有望迎来增长,但想实现大幅改善盈利空间仍需在成本控制上下大功夫。(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