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村镇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居银行业首位。2018、2019年末,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分别为1.51万亿元、1.69万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1.33万亿元、1.5万亿元,总资产、总负债两年平均增速为14.52%、15.09%,较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平均增速分别高3.9和5.1个百分点,居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报告表示,村镇银行机构组建数量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至2019年末,村镇银行组建数量1637家,开业数量1630家,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的1306个县(市、旗),县域覆盖率达70%,且新设机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支农支小特色明显,对县域、农村地区持续“供血” 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末,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贷款余额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累计发放农户及小微贷款余额达5.59万亿元,存贷比78.5%;坚持“小额、分散”授信原则,户均贷款余额33.4万元,连续8年保持稳步下降。
流动性总体较好,风险抵补能力较强。2018、2019年末村镇银行流动性比例分别为69.13%、74.4%,均与主发起行签订了流动性支持协议,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66%、3.7%,资本充足率为18.3%、17.2%。
此外,报告称,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截至2019年末,4家大型商业银行累计设立村镇银行139家,6家股份制银行设立村镇银行69家,95家城商行在215个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463家,175家农商银行在271个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935家。
不同类型主发起行的管理模式、公司治理理念、经营策略及风险控制策略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有强大的管控能力、战略引领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科技服务能力;股份制银行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城商行的小微信贷理念、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能较好地传递给村镇银行;农商行较好地传承了“农村” 基因,与村镇银行的定位较为契合,在文化、服务、产品方面和农村、农民更近、更接地气,能帮助村镇银行找准差异化经营理念和特色化发展模式,引领村镇银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