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村名故事|孔子山村:山巅故有教书堂,杏坛至今传遗响

来源:农村大众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8-29 22:20:18

平阴境内多山,大小山头数百座,有名气的不多,孔子山却是个例外。


(资料图)

孔子山坐落于平阴县孔村镇西北方的孔子山村,村中的故事、村名的来源,全都源于这座山。

孔子山不算高,海拔仅168米,相传因孔子曾在此山中设教书堂、授徒讲学而得名。后人为纪念孔夫子,在此建孔子庙、竖“杏坛遗响”碑,故将此山由原本的紫盖山改名为孔子山,连带着其所在的村庄也被称作“孔子山村”。

孔子山村东面的“杏坛遗响”碑仍竖于此。

“这个地方以前是齐、鲁两国的交界处,远离都城,可以减少各种干扰,专心作学问,孔子才将这选为讲学的地方。”孔子山村第一书记王成华讲述孔子在此处设坛讲学的原因。

究其原因,村中老人还说,相传是孔子与弟子出游时,途经此处,忽见一山,只见紫云笼罩山巅,久聚不散,孔子看后甚喜,并说了一句“山有祥云定是福地”。孔子目测山顶距离不远,便带着弟子向山上奔去。到达山顶后,孔子询问山上的老者,得知此山名为紫盖山,外加山中环境清幽,认为此处是讲学佳地,便在山巅设坛讲学。此后一连数年,孔子师徒每逢夏日都来到紫盖山游学。

孔子山教书堂遗址。

此外,传说在当年除夕,村民听闻有孔子的车马声传来,纷纷挂起门前的灯笼,为孔子照明,并在路旁点燃火堆,为孔子驱寒。这种仪式被村民称为“照廷”。直至今天,孔子山村的村民仍有除夕夜在家门前点起火堆,为圣贤“照廷”的习俗。

由于山上遗址曾遭到两次严重破坏,山巅的建筑群已全被损毁,仅有村东的“杏坛遗响”碑仍竖于此。如今,沿着山路上山,很难辨别建筑遗迹,多是废弃的老院、形状各异的巨石以及半掩在泥土中的四根石柱,散落在山中。

相传这四根石柱是教书堂主殿的承重柱。

昔日的遗址现已变成一片果园,园中一棵杏树正茁壮生长。平阴县杏坛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王大庆说:“杏树生长的位置便是当年孔子塑像的所在处。”

王大庆讲述文史馆中相关的古籍记载资料。

为留存历史,孔子山村在村中建设了孔子教书堂文史馆,并将收集的各类方志、古籍中记载的有关资料展于馆中。“我们还根据教书堂的建筑遗址复原图,定制了模型,可以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孔子教书堂过往的繁华。以此来体悟先贤的余风遗响”王成华说。

教书堂建筑遗址复原图。

根据教书堂的复原图定制的模型。

平阴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甲斌说:“地名文化寄托着我们的情与思,承载着我们的根与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地名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保护工作。”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通讯员 赵军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