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想起“文采”的二三事

来源:解放军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6-10 05:53:1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著名作家丁玲在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塑造了一个叫“文采”的干部。表面看,文采有些言行做派很像个学者,表现得颇有文采、理论水平很高;实则徒有其表,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文采,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矛盾的、多重性格的人。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文采身上则多了一些迂腐气,不懂装懂又爱夸夸其谈。

一次,文采与别人谈论起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和话剧《清明前后》。有同志请教他一些作品中的具体问题,文采就望文生义胡乱解释一通。请教他的同志听了他的一番不着边际的解释后非常生气,说他侮辱了茅盾先生,他这才承认自己只是看了一篇《子夜》的批评文章、《清明前后》的序言和一些新闻,并没有读过原文。

刘玉厚是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古元是延安这一时期著名的木刻画家,两人在当时的延安都很有名气。文采也确实在延安待过一年。一次,文采在县委一个干部家吃饭,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木刻像,便错把肖像认作是干部本人的父亲。在场的同志纠正他说这是刘玉厚的肖像。文采狡辩说,刘玉厚的像他看得多了,这幅画一点都不像刘玉厚;刘玉厚的画像只有古元刻得最像,古元还在他家住了很久。其实,那幅木刻像的落款作者正是古元,可想当时的场面是多么的尴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密切联系群众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土改工作组的任务是指导农村的土地改革,理应先深入群众中去摸清情况,再作基本决策。到暖水屯当晚,文采决定先召集村干部开会,算是走了群众路线。8名村干部都没准备,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说什么。会上,工作组成员老董传达了土地改革的意义,文采逐条解释了土地改革的指示。暖水屯的土地情况还没搞明白,文采又决定第二天晚上召开全体群众大会,还满怀信心地表示,暖水屯的土改工作最多在10天里完成。

第二天,文采伏案一上午准备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发言提纲,下午躺在炕上温习发言材料。晚上,暖水屯土地改革政策宣讲动员大会便开始了。文采从人类历史的起源说起,又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在6个小时的发言里,现代名词和美丽的修辞能用尽用。具体到怎么搞土地改革,他翻来覆去念着那几条“群众路线”条款……台上文采口若悬河,台下群众怨声四起。粮食、负担和如何向地主算账等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文采的发言里一个也没有涉及。文采的发言十分空洞,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群众听不懂,也听不下去。

文采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高自大、自吹自擂,与群众保持着距离。文学高于现实但来源于现实,相信丁玲塑造的文采这一人物形象是有其现实生活原型的,作家也是在批评那些不调查研究、喜欢长篇大论、看似博学多闻、实则夸夸其谈的人。

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是干事创业的基本态度;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开短会、讲短话,说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大实话,是对党员干部的作风要求,也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想把工作抓牢抓实,就要少一些书生味,多一些泥土味,多和基层群众交朋友,多到群众中找办法,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地气”和底气。(刘奇山)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