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弘扬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8月11日,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在肇庆市星岩礼堂举行。5000名完成岗前培训的新招募志愿者整装待发,正式出发前往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及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乡村基层开展服务。
(资料图)
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已持续开展3年,截至今年8月,共有9000名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在岗,2021年首批1000名志愿者中有过半留在了基层,扎根乡村一线助力“百千万工程”。2023年新招募志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4.1%,党员团员占比89.1%。
按需设岗,精准服务“百千万工程”
“为更好适应乡村振兴新要求,紧扣中心工作开展服务,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岗位设置,让志愿者们工作更有获得感、成就感,他们也可以在服务中有所侧重、各施所长。”团省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设置了驻镇帮扶工作队服务岗、乡镇综合服务岗、乡村产业园区服务岗、乡村教育服务岗(含“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乡村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岗(含“一校一社工”)等专业精分服务岗位,通过科学规划让青年所学在助力“百千万工程”中作用最大化。
“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需要被关注,这是一个值得实践的切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杨朔遵从自己的心愿,休学成为一名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一校一社工”岗位志愿者,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加田田家炳学校服务。
“我想将自己这颗种子埋入乡村学校的泥土当中,与孩子们共同生根、发芽,直至绽放。”杨朔已经在“一校一社工”岗位上坚守了两年。如今,像杨朔这样立志于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建设的“一校一社工”志愿者已有260余名。
在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乡村振兴志愿者梁志鹏用两年时间,走遍了全镇21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在他的努力探索下,形成了一条助力莲塘镇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调研做得再深、报告写得再好,不去行动,一切都为零。”敢想敢拼敢干的梁志鹏联合乡村振兴志愿者、当地高校学生、返乡青年成立莲塘镇青年新媒体助农团队,打造“乡振青年-莲塘”新媒体IP矩阵,开展电商助农公益服务,面向农户定期开展新媒体培训,走到田间地头进行短视频创作、直播带货,把莲塘的罗氏虾、官塘花生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出去,累计为当地直接或间接助农销售额近600万元。
来自中山大学2023届保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志愿者马森洋,即将回到自己的家乡汕头开展“驻镇帮扶工作队服务岗”的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党员,马森洋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下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去感受故乡的发展,理解故乡的发展,参与故乡的发展”。
健全政策配套体系,让志愿者愿意留、留得下、发展好
“引才、用才、育才、留才”是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根本目的。结合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有关部署,各级团委(项目办)组织志愿者担任挂兼职团干部,当好乡村振兴宣传员、返乡创业联络员、美丽圩镇服务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在此基础上,各地推动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服务期满志愿者扎根当地,深化优秀人才跟踪培养。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项目办”)开展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题调研数据显示,近70%的受访者愿意在服务期结束后留在基层扎根。
毕业于广东理工学院的李月养,已经在南粤大地走过了难忘的3年服务期。从2020年参加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脱贫攻坚”专项,到2021年成为首批“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李月养从脱贫攻坚战斗到乡村振兴,亲身深度参与乡村的发展。
“三年的基层工作让我收获满满,我也慢慢适应和喜欢上了这种工作和生活,对人生道路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服务期满后,李月养报考了服务地红山镇的公务员并被录取,未来他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这是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新起点。”他说。
自2022年起,广东共青团已与12家大型国企集团达成专项行动战略合作伙伴,为应聘的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西部(山区)计划、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提供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政策,部分企业还为优秀志愿者开设发放面试直通卡、面试加分等多项专属优惠通道。各地级以上市团委积极为志愿者提供就业能力培训及扎根当地的优惠政策,如清远市组织志愿者参加青年电商技能培训,以理论教学、模拟开播、现场互动等形式带领志愿者深入探索电商技能,提升就业能力。茂名化州市全力打通志愿者扎根本地的政策渠道,将在化州服务的“希望乡村教师”志愿者正式纳入本地教师的公开招聘范围内。
此外,志愿者所服务单位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一对一导师”,志愿者不仅是工作力量的补充,更被纳入当地人才培养体系。省财政厅派驻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的队长张长治,在过去的一年多里,看着工作队里的两位乡村振兴志愿者从一件件小事做起,逐渐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又一个乡村振兴项目,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年轻人思维活跃,正适合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大展拳脚,我们将给志愿者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张长治表示,服务单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志愿者的个人发展和思想进步,为大家向党组织靠拢和升学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保障,让志愿者在基层工作的安心、放心。
在一系列政策配套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通过基层服务,了解甚至爱上乡村大地。
今年从汕头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肖诗涵从小便对乡村有着美好的记忆,乡村振兴带给家乡的巨大变化令她倍感欣喜。“如果有机会,我也想为这里做点什么。”毕业后的她选择了成为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与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们去基层、去乡村,用两三年的时间来做一件值得终生追忆的事情。(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