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3年八方股份研究报告:全球电踏车电机龙头,海外布局根基稳固

来源:东吴证券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8-16 15:26:08
1. 电踏车电机国际龙头,技术领先深耕欧美市场

1.1. 电踏车驱动系统龙头,“技术领先+品牌优势”专攻欧美市场


(相关资料图)

八方股份成立于 2003 年,是国内最大的电踏车电机配套供应商,自成立以来一直 做电踏车电机及配套设备业务,2021 年起拓展传统电动两轮车一体轮电机。2012 年公 司顺利研发出第一代中置电机,迈入高端电踏车领域;2014 年率先在国内研发出五通碗 力矩、力矩传感器和内转子电子,开始与博世、禧玛诺等国际领先厂商进行直接竞争。 并先后于 2012、2017、2019、2020 年成立荷兰、美国、波兰、日本子公司,发力国际市 场。公司作为全球少数掌握力矩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其竞争优势在于技术领先 和技术先发形成的品牌优势。

1.2.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核心管理层深耕电机领域

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创始人、实控人王清华持股 40.40%,副总贺先兵、俞振华 分别持股 16.31%、8.63%,湖州冠群为管理层持股平台,合计持股 7.48%,股权结构稳 定。

核心管理层技术出身,具备深厚产业经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清华毕业于哈尔滨工 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曾先后就职于南京控制电机厂、南京控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苏 州小羚羊电动车有限公司,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副总贺先兵、俞振华与总经理 王清华曾共事于苏州小羚羊电动车有限公司,合作底蕴深厚。

1.3. 乘欧洲热风实现业绩高增,库存高位短期承压

2015-2022 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39.8%/43.4%。2020-2022 年公司 实 现 营 收 13.97/26.47/28.50 亿 元 , 同 比 +17%/+89%/+7.66%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4.02/6.07/5.12 亿元,同比+24.22/+50.79/-15.58%,21 年营收大幅增加,主要系电踏车下 游需求提升以及公司对国内传统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拓展,22 年出现下滑,主要系下游需 求受到海外宏观经济影响表现疲弱,同时业务结构调整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拉低盈利能力。

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 4.52 亿元,同比-40.72%,实现归母净利润 0.47 亿元,同比74.06%,主要系海外通胀等因素影响,渠道库存仍处于高位。但海外电踏车市场仍具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下游需求复苏,公司业务结构优化,营收&利润增速有望恢复。

公司拥有四大板块业务:电踏车电机、一体轮电机、套件、电池,2022 年分别实现 营收 13.68 亿元/7.81 亿元/5.16 亿元/1.80 亿元。2020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八方天津,启动 国内市场的布局,2021-2022 年公司新增业务一体轮电机实现产销两旺,营收占比达到 17.97%/27.41%。

产品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下滑,单产品毛利率稳定。2020-2022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43.27%/34.26%/31.22%,同比+0.51/-9.01/-3.04pct,主要系:1)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较 低的一体轮电机营收比重迅速提升。2022 年电踏车电机、一体轮电机、套件以及电池业 务毛利率分别为 48.80%/5.31%/32.01%/17.66%,其中国内电动自行车电机(即“一体轮 电机”)技术壁垒低、下游客户对产品价格敏感,故毛利率水平较低。2)原材料涨价, 电机主要原材料为硅钢、铜等,大宗原材料涨价带来成本端压力。

高景气度欧美市场为基石,积极扩展国内市场。得益于公司完善的全球化布局和境 外电踏车市场的持续繁荣,2019 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 54.91%,同比+10.81pct。 而后 2020 年受到疫情爆发影响,原料及零部件供应短缺,产品交付受阻,公司海外市 场收入大幅缩减至 32.39%,同比-22.52pct。随着海外需求回暖,2021 年海外市场占比为 34.58%,同比+2.19pct。

海外毛利率基本维持高位稳定。2019-2022 年,公司海外市场毛利率稳定在 40%左 右,受到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上涨影响,2021-2022 年公司海外地区毛利率为 43.35%/39.58%,同比-4.72/-3.77pct。

2. 电踏车电机:后疫情时代健康出行,欧美市场空间广阔

2.1. 电踏车源于自行车,区别于传统电动车

源于自行车改良,盛于电子器件进步。1895 年,小奥格登·博尔顿通过在后轮安装 直流电轮毂电机制造了第一辆电踏车,但由于过于笨重未流行起来。1897 年,何西 阿·W·利比采用中置电机形式,制造了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强的电踏车。20 世纪 90 年 代,扭矩传感器和功率控制器问世,轻巧的锂离子电池获大量应用。1993 年开始,日本 的 YAMAHA 公司运用进步的电子器件开始生产现代意义上的电踏车。在 21 世纪,电 子器件技术突飞猛进,电踏车凭借环保、休闲、户外、便捷等属性被欧洲消费者青睐而 兴盛。

电踏车相比传统电动车有更复杂的驱动系统,更小的速度和重量。电踏车相对普通 自行车,其配有电动辅助系统,当用户踩踏时会提供额外的推力;相比之下,传统的电 动自行车完全依赖电动机来提供动力。由于更为顺滑的骑行体验需求,电踏车需要更小的整车质量,同时除电机外还需要传感器、处理器等,驱动系统较为复杂。而且出于政 策标准要求,电踏车速度普遍要求低于 25km/h,低于传统电动车。

电踏车通过多力矩传感器捕捉脚踏细节,控制器根据传感数据平滑推力输出:

1)力矩传感器结合踏频深度匹配用户需求。踏频传感器通过测量使用者踏频提供 助力,踏频越快,电助力越强。但存在上坡、逆风、起步等场景用户需要较大电助力, 实际上却由于踏频较低电助力不足的情况,整体电助力存在延迟。而力矩传感器通过测 量踩踏发力后金属表面的轻微形变,感知骑行者脚踏力度,获取高精度扭力数值,相对 更加复杂和精密,通过测量扭矩提供给控制器更精确的数值,有效避免爬坡和逆风时、 使用者踏频低但助力需求高的问题。

2)高精控制器精细调节助力,轻巧锂电池保证续航。传统电动车控制器仅有基础 速度调节功能的开关,电踏车的控制器较先进,含有电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以根据踏 频和踩踏力量来自动调节电机的辅助力,并有多种辅助级别供消费者选择。同时由于轻 量化要求,电踏车选择更加轻便的锂电池以改善骑行体验。

电机是电踏车的核心动力部件,存在轮毂电机及中置电机两大技术方案:

1)轮毂电机成本较低,带有离合器和减速装置,体积小、结构复杂。优势在于不干 涉车架的整体结构,设计改造成本低,传动系统的负荷小,但由于配置在轮上会影响全 车重量分布和稳定性。

2)中置电机性能更优,变速系统可改扭矩。中置电机将控制器、传感器与电机集 成化设计,是一体式的小型电机系统,具有低转速、大扭矩、高效率、宽平台的特点, 且对全车重心影响小,可通过变速系统和电流挡位来改变电机在不同挡位的扭矩。

2.2. 欧洲是主战场、美国处于萌芽阶段、日本早已成熟

2.2.1. “户外+疫情+补贴”三重催化电踏车渗透率提升

欧洲是电踏车销售的主战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1)户外运动历史悠久,“休闲冒险属性+环保理念”双核驱动。首先,欧洲的户外 运动文化盛行,从城市的公园、绿地到乡村的山地、森林。电踏车兼容山地自行车的高 地形适应度并且具备长续航、省力的优点。

2)疫情催化个人通勤市场,疫情对公共交通领域形成负面冲击,欧洲消费者转向 个人通勤。电踏车停放便捷,运转灵活,且与户外自然紧密连接,成为消费者首选。

3)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丹麦、荷兰等国面对个体消费者和公司陆续出台税收抵免 式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电踏车市场的发展。

海外需求带动市场快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5 年欧美市场需求超过 1100 万辆:

1) 欧洲作为最大的电踏车消费市场,2006-2022 年 CAGR 超 30%,其中 2022 年欧 洲电踏车销量约 549 万辆,同比+8%,受通胀影响,增速回落。2018-2022 电踏 车渗透率从 13%增至 23%,我们预计 25 年渗透率将超 30%,对应需求达 790 万辆。

2) 美国市场发展晚但增长迅速,经测算 22 年美国电踏车销量约 158 万辆,同比 +38%,渗透率达 4.6%,同比+0.8pct,稳步增长,预计 25 年渗透率达 7.4%,对 应需求达 330 万辆。

中置电机需求增长更快,预计 2025 年欧美市场规模破 80 亿元。使用中置电机的电 踏车性能更优、档位多样、车身稳定,更受欧美消费者青睐。2022 年欧洲市场中置电机 市场规模 42 亿元,同比+12%;轮毂电机由于价值量较小,规模仅 11 亿元,同比+3%。 我们认为,未来中置电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假设 2025 年欧洲/美国中置电机占比约为 57%/30%,则中置电机市场规模达 68/15 亿元,轮毂电机市场规模达 14/9 亿元。

2.2.2. 日本是发源地、早已成熟

日本人口密度、城市化程度、老龄化程度三高合力创设短途出行市场。作为东亚发 达国家,日本的城市和居民区人口密度非常高,街道狭窄且车流量大,电踏车凭借灵活 便捷优势胜出。此外,电踏车相较于传统自行车更加胜利,更适于老年人短途出行。

多山多坡道地形带来稳定动力辅助需求。日本山地和丘陵地形占陆地总面积的 75%, 道路多上下坡,自行车通行相对费力,汽车因高人口密度常常堵塞,电踏车既有动力辅 助功能又灵活便捷,契合消费者需求。

整体市场成熟稳定,渗透率高。日本近 3 年电踏车年销量稳定在 80 万辆左右,渗 透率超 50%,市场成熟而稳定,消费者需求可观。

2.2.3. 竞争格局:海外龙头历史悠久,国内新秀强势崛起

日德企业在电踏车及其部件的历史悠久,国内新秀业务专精。德国博世、博泽,日 本禧玛诺、雅马哈等企业均成立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中叶,其中博世、禧玛诺均为有 百年以上历史的机械工业企业,核心技术壁垒高筑,优势明显。21 世纪初国内电踏车新 秀企业诞生,业务普遍专注于电踏车电机及系统、电气配件等,依托中国制造链与海外 龙头产品形成差异,业务专精度高。

2.3. 八方股份:技术自研、产品齐全、全球服务、物美价廉

2.3.1. 技术自研:掌握力矩传感器核心技术,拥有全球市场入场券

力矩传感器核心自研,多项技术国际先进。公司技术积淀深厚,21 世纪初电踏车行 业多用转速传感器,但存在无动态扭矩检测能力、精度差、感应能力差等缺点。公司深 耕力矩传感器,研发的中轴式力矩传感器采用双边力矩信号采集,互换性好、感应灵敏、 精度高、寿命长,技术国际领先,为中置电机研发奠定基础。

拥有高技术壁垒,可进军全球市场。力矩传感器及其算法技术壁垒高,关键在于结 合骑行者踩踏出力的顺滑程度以及电机出力的合理性。尽管当前可以实现该技术的公司 较多,但出力顺滑并可以量产的技术掌握在博世、禧玛诺、八方等少数几家公司中。八 方于 2012 年研制出首代中置电机产品,是全球少数掌握量产力矩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企 业,因此于全球市场大放异彩,可以与海外龙头同台竞技。

2.3.2. 产品齐全:公司产品谱系齐全,满足下游一站式采购需求

产品品类齐全一站式采购,为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八方掌握力矩传感器等核心 技术,可生产高端中置电机,与国内厂商形成竞争优势;在电机、电池、套件三大领域 均拥有完善的产品谱系,因此能够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为电踏车生产提供成套解 决方案,形成强用户粘性和高服务能力。

套件、电池利润率可观,一站式采购多点盈利。在核心电机生产领域之外,八方深 耕海外龙头忽略的套件、电池领域,2022 年套件以及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01%/17.66%,结合一站式采购特性创造多个利润点,构建“业务范围广,盈利能力高” 的核心优势。

2.3.3. 全球服务:海外子公司强化服务能力,客户结构分散带来高溢价

设立多个海外子公司,与客户合力研发设计。早在 2008 年,八方就开始进军海外 市场:2012 年成立荷兰八方,2018 年成立德国办公室,2019 年成立波兰八方,三个子 公司横跨欧洲,互为照应,辐射面积广。八方深耕欧洲广阔市场,凭借子公司强化服务, 与客户共同研发设计,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创新,全球服务能力强劲,售后服务完善。

强服务能力带来高议价权,高分散客户带来高溢价。广设子公司带来的强服务能力 为八方赢得大量客户,下游客户较多而分散,2022 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7.99 亿元,占 年度销售总额 28.07%。因此八方在海外电踏车市场呈现卖方市场特色,凭借高议价权 获取稳定高溢价和高毛利率,2022 年电踏车电机毛利率达 48.8%。

2.3.4. 物美价廉:配套率提升驱动 ASP 增长,“高毛利+低成本”拉开优势

产品齐全提升购买配套率,ASP 稳步增长。2022 年核心产品中置电机价格基本不 变,但 ASP 同比增长 23%,主要系核心产品带动效应强,客户有强成套购买倾向,配套 率显著提升——如电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70%。高配套率带来高客单价,提升公司收入 弹性。

对比海外企业: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物美价廉胜海外龙头。以中置电机为例,八方 在功率、扭矩两大核心性能上不输海外龙头(如博世、禧玛诺),而价格仅为其一半不 到,呈现出高性价比特质,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显著价格优势。

对比国内企业:龙头具备品牌和技术优势,高议价权带来高毛利。八方掌握力矩传 感器核心技术,技术实力雄厚,积淀深厚,服务能力强,充分发挥议价优势。与国内同 业安乃达相比,八方中置电机单价高 20%,轮毂电机毛利率高 8%,实现龙头企业高市 场占有率叠加高毛利率做乘法双核驱动盈利。

3. 传统电动车电机:后“新国标”时代、高质量发展

3.1. 成熟市场踏入新篇章,“高端化、锂电化、智能化”为主旋律

传统电动车因其省力、小巧等特点,自 1995 年发展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已 然成为国民短途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当前国内电动两轮车产 品也在进行高端化、锂电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在性能和体验等方面进行升级迭代。

2018 年《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国标) 正式发布,从产品的规格要求以及骑行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此前,我国 电动两轮车销量稳定在 3000 万辆的水平,新国标的发布带动换购需求,2022 年电动两 轮车实现销量 5010 万辆,2019-2022 年 CAGR 为 11%,行业重回高增长。

3.2. 八方股份:“高产能、低价格”抢滩登陆

技术难度较低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由难到易”抢滩登陆。传统电动车电机由于 不需要结合踩踏进行出力分析,无需较为复杂的传感器和处理器算法等,因此产品技术 壁垒较低,公司以自身在电踏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优势于 2021 年进入一体轮电机 市场。

募资扩产,打造“电踏车电机+传统电机”双线高产能。2021 年,公司发布募资计 划,用于苏州和天津两地的产能扩张,项目总计新增中置电机 90 万台、轮毂电机 165 万 台、传统一体轮电机 450 万台。

低价开拓市场,后续静待毛利率改善。公司采用低价策略,2022 年一体轮电机平均 售价仅为 189 元,而安乃达的平均售价为 217 元,因此 2021-2022 年一体轮电机业务毛 利率仅为 4.10%、5.31%。但公司凭借着价格低廉、技术领先、品牌优势实现了市场份额 的快速提升。经测算,公司 2020-2022 年一体轮电机市场份额分别为 0.16%、4.85%、 8.25%,提升显著。后续随着公司销售渠道稳固后,产品价格有望回升,规模效应也会 带来成本下降,进而带动毛利率改善。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