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观速讯丨“小玩家”明牌珠宝百亿豪赌 跨界“追光者”谁能笑到最后

来源:同花顺财经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2-09 11:38:34

跨界能否成功的重点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有了资金后谁在操盘。“如果本来是行业内的人,用的是行业外的资金,这种跨界成功概率就很大。跨界本身不是太大问题,现在的巨头通威最初从跨界而来,现在人家跨界也成功了。”

“双碳”背景下,光伏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景气度,不仅光伏各环节龙头不断拓展产业链,更吸引了上百家圈外企业跨界入局,鏖战光伏赛道。

正当大众对市场层出不穷的转型动作目不暇接之际,近日,一家珠宝企业的“跨界”动作再次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相关资料图)

2月3日晚间,明牌珠宝(002574)(00257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绍兴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管理区域内投资建设日月光k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10GW产能的TOPCon技术电池片,二期建设6GW产能的TOPCon技术电池片及4GW产能的HJT技术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

毫不意外,在公告披露后的连续几个交易日,明牌珠宝股价一路高歌。2月6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2月7日、8日,明牌珠宝股价分别上涨3.16%和5.26%,连续3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19.4%。

不过,股价以外,对于更广大价值投资者而言,其更关心的问题在于:一、明牌珠宝是真的下定决心转型还是“虚晃一枪”蹭热点以炒作股价;二、公司以区区不到40亿市值,在从未展示过光伏相关技术、人才实力前提下,宣布百亿规模跨界的底气从何而来?三、光伏行业各主要环节过剩危机日渐显露,当下开始跨界是不是一个好时机?

上述问题也是市场对日益增多的跨界“追光”者的疑问。

资金技术难题

明牌珠宝是不是毫无准备地单纯在炒作热点?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明牌珠宝在公告宣布转型之前,的确有过一定准备。

根据公告,2月3日,明牌珠宝在与绍兴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公司才进行的公告。然而事实上,早在2023年1月上旬,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就已经被媒体报道过一轮。

1月10日下午,在2023年绍兴市柯桥区第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被称是2023年柯桥区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为柯桥2023年实现“四个千亿”目标打响了头炮。1月12日,浙江新闻客户端视频报道了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的项目建设情况。1月1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官方公众号文章中也提及此事。

抛开是否涉嫌“信披违规”问题不谈,从上述事实可以推知,明牌珠宝与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就光伏投资一事早有接洽,并已展开过一定层次的对话。

紧跟着,明牌珠宝的资金、相关技术实力如何?毕竟这直接关系到明牌珠宝转型动作最终能转型成功。

首先是资金实力。据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500万~1.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27.78亿元。

另据公司2022年披露的前三季度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情况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5亿元,总资产合计44.89亿元,净资产31.55亿元。

显然,明牌珠宝自身的资金实力距离能拿出“百亿资金”相差甚远,要想顺利完成投资计划,后续免不了一系列融资、筹资行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此类巨额融资能否完成尚是未知数;即便完成,也无疑将加深公司的财务风险。

其次是技术实力。根据不多的公开资料中,明牌珠宝也未展露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以及人才储备。

自上市以来,明牌珠宝长期从事珠宝生意,后续也曾有过跨界房地产行为,但从未涉足过新能源相关项目。

人才储备上,公司董事会成员,自董事长虞阿五以下,6名董事(不包含独立董事)全部未有过光伏行业履职经历。另外,高管团队共5人,履历中同样未显示过有过光伏行业从业经历。公司否已引进技术人才、或后续有引进技术人才计划需待观察。

2月6日,记者曾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明牌珠宝证券部,相关人士称:“公司肯定做过一些前期测算,项目分两期,(时间)跨度分好几年,不会贸然去做。后续融资安排也要等有需要的时候做相关披露,目前只是意向性的东西。”

跨界“追光”困局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类似明牌珠宝这种、试图通过跨界光伏完成转型的企业并不少见。

据北极星光伏网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87家企业(主要包括上市企业)跨行业进入光伏领域,其中,65家企业进入光伏下游发电领域,22家企业进入光伏制造端。2022年,共有69家企业宣布进军光伏,且12个月中,每个月都有企业宣布跨界。

记者梳理这150多家企业发现,跨界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玩具、家具、纸业、家电、服饰、牛奶、养殖等。从这些跨界者选择分类,投资最火的是电站环节,有超过80家,其次为电池组件环节,有近40家,最后才是多晶硅、硅片环节,有不到20家。

企业的跨界还呈现出“追热点”属性。比如2021年,时值隆基绿能(601012)入股森特股份(603098),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概念火热,共有8家企业宣布转型BIPV,然而2022年,据不完全统计,转型BIPV企业只有立方数科(300344)1家。

类似于明牌珠宝这样,本身体量较小,却选择豪赌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仅以电池片环节为例,2022年以来,同样宣布跨界电池片环节企业包括:天宸股份(600620)、三一集团、ST新海、腾讯、皇氏集团(002329)、棒杰股份(002634)、正业科技(300410)、奥联电子(300585)、三五互联(300051)。这其中,天宸股份、ST新海、皇氏集团、棒杰股份、正业科技、三五互联,这六家企业在宣告转型之初,其总资产均不及其宣告的投资规模。

受限于转型时间较短等客观条件,2021年以来,市场上通过跨界光伏方式转型成功案例不多见,钧达股份(002865)是其中的优秀案例之一,通过跨界光伏,2022年公司实现了业绩上扭亏为盈。

钧达股份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盈利6.8亿元-7.8亿元,而2021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亏损1.78亿元。

钧达股份解释,去年之所以能扭亏为盈,原因在于公司完成了对捷泰科技全部股权的并表。2021年,钧达股份完成对捷泰科技51%股权收购,并将其51%股权部分数据首次纳入合并报表。2022年,公司完成了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收购,自2022年8月1日起,捷泰科技全部业绩数据被纳入合并报表。2022年,捷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约120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净利润约7.2亿元,同比增长约220%。

据了解,捷泰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名副其实”老牌光伏企业。由此可见,钧达股份跨界光伏的原因在于“前人”打下的基础,而不是自己从无到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被问到跨界光伏领域的原因,公司人士曾同样对外抛出类似观点:“公司转型光伏电池领域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通过收购从事光伏电池行业多年的捷泰科技。”

过剩危机显现

“行业经历10多年快速发展, 已经进入了寡头竞争时代,老牌光伏厂商占据技术、管理、渠道和资金优势,没有核心技术、新入局者很难打开局面。”某头部光伏行业人员曾向记者表示。

另一位国内光伏组件行业TOP10企业高管则认为,跨界能否成功的重点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有了资金后谁在操盘。“如果本来是行业内的人,用的是行业外的资金,这种跨界成功概率就很大。跨界本身不是太大问题,现在的巨头通威(指通威集团)最初就是跨界而来,现在人家也成功了。”

综合两位专业人士观点,跨界光伏能否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四大条件能否匹配上,除此之外,入场时机选择也很重要。

行业数据显示,光伏电池的扩产周期在6-9个月,新入局企业预计所需时间更长,若此时开始跨界,其将不可避免地直面产能过剩下的“价格战”。

据了解,伴随着2020年以来,一二三线企业积极扩产。到2023年,国内即将迎来全产业链产能过剩风险。四大主材中,今年年初开始,硅片环节已经开始产能过剩。最晚到2023年年末,硅料环节过剩也将发生。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国内硅料产能为118万吨,预计2023年,硅料新增产能129万吨,年底总产能达到248万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向记者测算,248万吨硅料预计将满足近1000GW组件生产。

在硅片环节,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硅片产能已突破584GW,预计2023年底,全球硅片产能将突破785GW。按照1.2:1的容配比计算,预计可满足654GW组件装机。

彭博社新能源财经预测,2022年末,全球组件预计新增组件装机规模为250GW。其还预测,2023年,全球组件新增装机量为350GW。事实上,即便少数机构乐观估计,其预测的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也仅400GW左右。显然,硅料、硅片环节都已出现严重过剩。

明牌珠宝此次跨界的电池片环节,以及组件环节过剩危机同样正在加剧。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底,全球电池片、组件产能预计为490GW,653GW;到2023年,二者预计产能对应将分别为780GW、815GW。

标签: 笑到最后 明牌珠宝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