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世界通讯!业绩“回光返照”,达实智能潜在隐患尚未解除!

来源:同花顺财经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3-23 14:52:43

近日,达实智能(002421)发布了2022年年报报告。根据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达实智能营业收入为35.94亿,同比增长13.60%;营业利润为2.43亿,去年同期亏损5.27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2亿,去年同期亏损5.03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对这一可喜成绩,达实智能在其官方公众号对外宣称,202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公司秉承创新驱动与良知驱动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竞争力,并实现了全年35.94亿元营业收入和2.12亿元净利润,逆势增长!

但细究起来,达实智能业绩的强势增长,背后却是去年集中计提减值所致。若剔除相关因素,达实智能已显露出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营业利润同比减少逾50%。与此同时,达实智能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之高仍达12.57亿,应收账款风险依然潜伏。

达实智能此次业绩表现,宛如“回光返照”,虽在表面上破浪前行,但背后的问题仍需解决。市场环境犹如风雨欲来,达实智能并未真正突破困境。面对这份异常的业绩,让我们深入探寻,达实智能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风险?

一、业绩真的转好了吗?

翻开相关的资料,达实智能提及最频繁的关键词便是增长。同时在增长前,还加上了“逆势”两字。

据了解,达实智能一直从事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其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及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多个市场领域。

在2022年财报中,达实智能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三大板块: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和其他。这三大板块在2022年分别实现了29.23亿元、4.68亿元和2.03亿元的营业收入。相较于此前更为细分的业务板块划分,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建筑和节能等,这种划分方式显得较为笼统和粗糙。

在2019年,达实智能营业收入按产品划分,是按照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建筑以及节能等9个板块,2018年则是按照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建筑以及节能、其他4个板块。

由于2018年以后,达实智能的智慧建筑以及节能、智慧医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智慧医疗业务中,其收购的久信医疗,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账上的6.22亿商誉全部被计提减值。智慧建筑以及节能业务中,踩雷“恒大”,其应收账款与资产出现大幅减值,2021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合计超9亿。

由于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公布“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若按照之前口径公布,达实智能的智慧建筑以及节能、智慧医疗的业务数据将惨不忍睹。

为此,在2020年开始,达实智能对营业收入分产品收入口径进行重新划分,用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将之前智慧建筑以及节能、智慧医疗等板块业务进行合并统计。由于口径不同,之前业务变动情况就难以得到比较。

虽然调整口径能掩盖部分问题,但关键问题仍无法回避。2021年,达实智能计提了超9亿减值,导致年度业绩低迷。为此,达实智能进行了定增募资,募资7亿元。

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达实智能2022年的业绩增长确实受益于2021年财务“暴雷”。2021年作为基期的利润为负数,这导致公司在公开渠道中选择性披露数据,凸显低基数效应,从而使增长幅度被放大。然而,这种增长并未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并不具有参考价值。

同时,在剔除2021年计提的9.04亿元减值损失后,2021年达实智能的营业收入为31.64亿元,营业利润为3.77亿元。以此为基数,公司在2022年表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虽然2022年达实智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0%,达到35.94亿元,但其营业利润却同比下降35.54%,仅为2.43亿元。

对此有财经分析人士表示,低基数效应可能导致企业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这种增长并非真实反映公司的运营状况。投资者在分析企业财务数据时,应谨慎对待低基数效应,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二、达实智能的雷真的没了吗?

目前,达实智能针对恒大等房地产客户的逾期应收账款已采取房产抵押措施。达实智能将这些房产抵押资产纳入其他非流动资产中的待售抵债不动产科目。截至2022年末,该项目的账面价值仅为0.16亿元,与计提的7.66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相差较大。

报告显示,2019-2022年末,达实智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2.41亿元、15.51亿元、15.65亿元及20.09亿元,主要源于解决方案业务的工程款。达实智能应收账款主要来自工程业务,占比超过80%。

2022年末,达实智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5493.28万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为25.94%。

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询问恒大减值是否已完全计提,以及是否有可能在恒大重组后追回前两年的减值准备。达实智能回应称,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已于2021年末针对恒大相关资产计提超过80%的减值准备,当前不存在未披露事项。政府介入部分项目后,回款概率有所提升,公司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诉讼等追讨。如有重大进展,将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公开披露或审议。

需要关注的是,2020 年新收入准则实施后,达实智能按新收入准则核算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科目。部分的工程项目的应收账款划分至合同资产科目。2022年,达实智能的合同资产高达13.60亿元,且存在大量已完工未结算工程。

根据新收入准则,达实智能对符合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的建造合同,按照已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履约进度,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已确认收入但尚未被客户确认结算的部分计入“合同资产-已完工未结算”,并按照合同约定将质保金部分确认“合同资产-质保金”。

2022年末,达实智能合同资产中已完工未结算工程的账面余额为11.53亿元,而计提的减值准备仅0.23亿元。对于大量的未结算工程款,达实智能在非公开发行的回复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客户多为国企、医院等事业单位及总承包公司。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各地财政支出收紧,上述竣工验收、结算、审计、付款审批等环节周期均加长,由此导致公司账面留存合同资产余额较大。”

除了合同资产外,达实智能还存在大量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PPP项目。2022年其他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达到18.56亿。达实智能PPP采取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即达实智能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后期通过向项目提供运营服务收取相关运营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达实智能的PPP项目按绩效付费,收回的现金流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相关PPP项目由政府方对项目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绩效考核,设立建设期及运营期绩效考核指标。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确定可用性服务费及运营服务费规模,考核结果影响政府方对公司的付费金额,收费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达实智能无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对象无条件收取确定金额现金。

业内财经分析士表示,达实智能在合同资产方面正面临较大的减值风险和回款压力,特别是在众多尚未结算的工程款问题上。与此同时,公司的PPP项目回款周期较长,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回款和现金流方面的压力。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对达实智能的财务稳健性和业务运营带来负面影响,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潜在障碍。

此外,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达实智能面临多元化的客户群体,涵盖国有企业、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总承包公司等。这导致其回款周期和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在此情况下,达实智能宣传因低基数效应而呈现的业绩增长,其实际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