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走近冬奥·追光丨13枚冬奥会金牌,这里的运动员贡献了6枚

来源:新华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21-11-22 19:55:36

原标题:走近冬奥·追光丨13枚冬奥会金牌,这里的运动员贡献了6枚

“辽远的晨星挂天边

桃山湖上北风寒

一群少年冰上飞

身轻如娇燕

遥远的山城

冠军的摇篮”

在黑龙江省广阔的土地上

人口不足百万的七台河市

小得常被人们忽略

但中国迄今为止

获得的13枚冬奥会金牌

有6枚来自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

这里走出过

十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

累计获得170多枚世界级金牌

这里的冠军密码

是什么?

如果说短道速滑

是七台河的城市名片

一点不为过

那里有专为短道速滑

谱写的歌曲:《晨星》

进入七台河市体育中心

能看到从七台河走向世界的

运动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当地还专门在一座高塔里

建立了短道速滑冠军馆

记录着七台河的短道速滑故事

20世纪90年代

七台河籍短道速滑

女子运动员张杰

在世锦赛等大赛中

斩获金牌

成为七台河走出的

第一位世界冠军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来自七台河的杨扬实现了

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随后王濛接过了接力棒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

均有金牌入账

此后范可新、刘秋宏等人

相继在世界舞台上斩获金牌

难以想象

培养出这么多世界冠军的七台河

直到2013年

才拥有自己的室内滑冰馆

下图这座

破旧不堪的篮球馆

曾是七台河短道速滑事业

起步的地方

上世纪70年代

由于七台河没有室内冰场

运动员冬季

在这座篮球馆外的

空地上浇冰训练

晚上住在篮球馆的看台下面

当时带领队员训练的

是已故教练孟庆余

因为没有浇冰机器

孟庆余凌晨2点就要起床浇冰

把一个大铁桶

放在爬犁上当作水箱

人拉着爬犁走

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裹着棉衣拉起一吨多重的水箱

一场冰浇下来

冻得上牙直打下牙

因此当地人们都称呼孟庆余是

“瓦匠教练”

白手起家,自力更生

从1985年开始

七台河速滑队虽然可以到

哈尔滨借滑冰馆训练

但由于训练经费紧张

孟庆余和队员

只能在训练基地附近租用民房

16平方米的棚户房里

挤着30多个孩子

由于屋内潮湿

教练和队员身上都长了疥疮

为延长上冰时间

在哈尔滨的集训队员

甚至在凌晨训练

如今七台河市的

第二、三、四代教练

都是当年随孟庆余训练的学员

能吃苦、执着追求

成为他们共同的特点

从冰上起步

以冰雪作梯

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

冰雪体育事业

为七台河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许多从七台河

走出的运动员

回到家乡担任教练

比如张杰通过短道速滑训练

帮助残障孩子康复

作为国家短道速滑训练基地

七台河通过“体教结合”模式

建立了11所短道速滑特色学校

并成立了七台河职业学院

短道速滑训练中心

和张杰冰上运动学院

全市在训运动员达到400多人

2021年

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队

正式落户七台河

继续为冬季运动

壮大后备人才储备

七台河市的体育人

就是在不断与严酷环境

作斗争之中

传承出了

能吃苦不怕难的拼搏精神

成为中国短道速滑事业的

一面旗帜

这便是七台河短道速滑

人才辈出的密码

记者:王君宝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