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要闻 >

增绿有成效,护绿需新招:黄河流域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观察

来源:半月谈    编审:    发布时间:2022-03-30 19:39:02

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穿越毛乌素沙地的无定河沿岸是内蒙古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区。半月谈记者近期在无定河上游沙地调研了解到,经过几代人的接续治理,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70%,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增绿成效初显,发展风险也开始露头。政策僵化、技术落后、产业发展受到掣肘等难题,都对毛乌素生态治理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构成挑战,如何回应,值得各方重视。

沙地复绿,来之不易

总面积约7000万亩的毛乌素沙地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面积4771万亩。作为毛乌素沙地腹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森林覆盖率只有7%和2.58%。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达到32.92%和24.15%。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韩玉飞说,沙地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向黄河输沙量正逐年下降,过去20年已下降约八成。

毛乌素沙地,何以能减沙增绿?几代群众忘我奉献,功不可没。

今年74岁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村村民盛万忠自1984年开始,在毛乌素沙地造林1万多亩。“当年,这些树都是我一捆捆背到沙地里的。”盛万忠摸着一棵粗壮的杨树说,“我干不动了就让孩子接着干,这片沙,我们必须治理好。”

牧民乌兰达来在毛乌素沙地中检查树木生长情况

正是当地百姓摸索出“前挡后拉,穿靴戴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模式,让原本寸草难生的毛乌素沙地逐步披上绿装。“过去的沙地变成了草原,牛羊吃得饱,我们收入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鄂尔多斯乌审旗牧民乌兰达来说。

可持续发展,犹存三难题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尽管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显著,但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还有三道难题一时不易求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一处治沙站 连振 摄

——“活在表格里的树”占比日益上升。基层林业干部表示,由于缺少相应配套资金,部分林木难于妥善管护与抚育,一些地方已出现“活在表格里的树”,即已丧失生态功能的无立木林。目前,毛乌素沙地鄂尔多斯境内此类林木面积已达257万亩。

“要让无立木林‘重生’,只能重新栽种,但政策上有限制。”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四级调研员梁振金说,按照相关国家规定,“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与中央基本建设造林投资在地块上不重复安排”,若在无立木林地安排重新栽种,涉嫌项目重复建设,易遭判定为套取林业资金,审计不易过关。

半月谈记者在毛乌素沙地某林场看到,大片林木生长明显衰退,不少林木枯立腐朽,枯损量不在少数。“这些都是过熟林,在老国有林场很常见。”梁振金指着一棵杨树说,“以杨树为例,一般25年左右就成熟,可有些树龄已满50年,早已步入‘老龄’,防风固沙等生态价值下降明显。”

梁振金说,国家有明确规定,“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内的禁伐区,必须停止一切采伐活动”,鄂尔多斯市属禁伐区。“这使得很多成熟林木不能有效利用,极易成为新的无立木林地。”梁振金说。

——适用性农机具存在限制。走访中记者得知,沙柳等灌木每隔3到5年就需平茬,否则就会枯萎、死亡,毛乌素沙地部分未平茬沙柳即已枯死在沙地上。乌兰达来说,现在主要靠手持割灌机平茬,一小时左右就得停机散热,效率低。乌审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凤龙认为,人工平茬速度慢,国产大型机械在耐用性与适用性上皆不及进口产品,一些以平茬灌木为原材料的饲料厂和发电厂受制于低效平茬,常常陷于原料供应不足窘境,直接影响治沙农牧民收入,治沙产业链无法良性运转。

——生态经济“两效益”协调发展未能找到合理路径。随着黄河流域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依托现有林草资源形成的饲料加工等产业逐渐步入正轨,但运输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产业收益,对群众的生态治理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平茬的枝条很难运出来,直接抬高了成本,搞加工搞不出利润,甚至还倒贴钱。”基层干部群众表示,当地空有优质的生物资源,运输短板却让企业竞争力明显受损。

此外,枯死的林木不能砍伐重种,也限制了扩大经济林面积的可能,群众对此也颇有意见。

优化治理,亟需多管齐下

当前,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效果初显,但距离兼顾生态效益与民生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有距离。如何稳健转型、提质增效?当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要统筹考虑管护与利用,发力创新与协同,让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持续造福当地,更好地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优化林木管护政策。梁振金建议国家适当修订现有林木管护政策,允许已验收但出现退化林地、无立木林地重新安排造林项目,避免现有生态功能丧失。同时,适当放宽采伐限额,允许对干梢、枯死的林木实施采伐更新,并合理扩大经济林比重,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改善治沙科技水平。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科科长包金刚认为,毛乌素沙地在后续治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优质种质资源作用,多元化繁育良种,在立地条件良好的区域扩大植物种植类型,构建完善的沙地生态系统。韩玉飞建议,加强广谱适用性农机具的研究水平和制造能力,优化沙地治理效率。

——加强产业配套衔接。基层干部群众呼吁,尽快打通目前平茬和运输等产业环节堵点,让生态成效能够更好更优地向经济效益转变,提升群众获得感,共同助力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6期

半月谈记者:张洪河 朱文哲 侯维轶 | 编辑:范钟秀

责编:郭艳慧

校对:黄琛茜(实习生)

标签: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 黄河流域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