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事关1586万基础教育教师——八部门联手,培养高素质“引路人”

来源:光明日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22-04-15 06:29:18

原标题:事关1586万基础教育教师——八部门联手,培养高素质“引路人”

日前,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

《强师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到2035年,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强师计划》有哪些重点?该如何实现?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

教育者先受教育,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基础的基础、先导的先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为了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强师计划》提出,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基本满足需要,但是高学历层次、教育家型教师相对缺乏。”任友群坦言。

对此,《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

职前培养方面,深化本硕整体设计、分段考核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工作。

在职发展方面,实施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完善自主选学机制,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让教师有身边的、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支持力量。

推动优质师资均衡,破解“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

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在20多个省份100余个县调研发现,基础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队伍结构与质量存在明显差异,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突出。

《强师计划》提出,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为重点,推动师资优质均衡。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支持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根据各地需求,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各地进一步加大县域普通高中和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认为,师范大学应面向脱贫县和中西部定向县主动承担优师计划定向培养任务,瞄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发展短板,精准助力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造血能力。

除了中西部地区,《强师计划》对县域内优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也提出了要求,要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音体美、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发挥优秀教师、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学校育人能力。

办好师范教育,浚通源头活水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有215所师范院校、500多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师范教育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素质高不高、教育事业发展强不强。”

在《强师计划》中,建设国家师范教育基地被摆在重要位置。具体来说,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同时,开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

此外,在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方面,要充分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建立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依托部属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师范院校,为地方师范院校定向培养博士层次教师教育师资。同时,支持部分公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

同时,《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改进师范院校评价,切实推动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着眼课堂内外,做好兜底补短服务

提高教师质量,特别是乡村教育质量,不仅在课堂内。

围绕推动解决乡村学校教师“来不了”“留不住”的现实问题,“十二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26万乡村教师、36万青年教师通过公租房保障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欧晓理预计,“十四五”期间,通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继续将教师周转宿舍作为重要建设任务,在已基本解决最困难地区、最急需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兜底补短、跟进服务,为广大乡村教师安心从教解决后顾之忧。

对于乡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强师计划》在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等方面,均有政策倾斜。

任友群表示,要对乡村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实行特殊支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中高级岗位总量控制、比例单列。让乡村教师安居乐业,加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住房保障力度,努力实现乡村教师在学校有周转宿舍、在县城有稳定住房。

(本报记者 陈鹏)(陈鹏)

标签: 师范大学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