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播报:“逐梦跑团”的青春“赛道”

来源:解放军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4-07 11:07:00

马拉松赛后的“全家福”。


(相关资料图)

余超随编队出海。

南部战区海军某站工程师余超(右)与袁慧五在跑步中。方成成摄

卸下护目镜,深呼一口气,南部战区海军某站工程师余超放缓脚步,结束了5公里晨跑。

余超喜欢跑步,从这项运动中,他悟出一个道理:没有热爱,就没有坚持。

10年间,余超跑了上万公里。这条公路,见证着他对跑步的热爱和坚持。这份热爱和坚持,也让更多战友加入跑步爱好者的行列。

此刻,一个熟悉的身影掠过,那是他的战友袁慧五。袁慧五是余超读博时的学长。两人相视一笑,齐头并进向前跑去。

前方,工程师张宝文和徐朝阳已结束跑步,正在拉伸放松。他们都是该站的技术精英,负责监测舰艇健康。几年前,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逐梦跑团”。“团员”既有荣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的技术专家,也有耕耘三尺讲台的普通教员;既有鬓角发白的中年骨干,也有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后浪”。

他们用脚步一遍遍丈量着舱室和跑道。科研中,他们认真而严肃,一丝不苟地进行检查分析;奔跑时,他们调整呼吸,迈开步子,尽情享受着汗流浃背的放松。

“逐梦跑团”的青春足迹,见证着一群年轻军人的成长与梦想。

“再远的远方,也是从脚下开始的”

在海军工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余超看到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下水的新闻。那天,余超许下一个心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登上航母。

余超所学专业跟舰艇业务并不对口。为了实现上舰的梦想,余超决定放手一搏:考取博士,转而攻读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

几年后,拿到“对口专业”毕业证的余超,毕业分配到了南部战区海军某站,从事装备监测工作。这个志在深蓝的小伙子觉得,梦想与现实相距越来越远。

离开学校来到部队驻地,余超看到院子里略显陈旧的营房,再想想梦想中搏击风浪的威武战舰,当时就像霜打的茄子,工作生活都提不起精神。

偌大的港区,一条公路环绕海湾。那天,酷爱跑步的余超,穿上跑鞋再次出发了。锻炼结束的那一整天,余超精神状态极好。这一切,都被战友袁慧五看在眼里。不久,他也加入了奔跑的行列。

每次沿着环港公路畅快淋漓地跑完,这对师兄弟都会面朝大海,放松拉伸后席地而坐,畅聊往昔、憧憬未来。“现实改变不了,但我们要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袁慧五的疏导,让余超对工作和人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规划。

“跑步使人分泌多巴胺、内啡肽,这些‘快乐因子’让我们保持战斗力。”走进办公室,余超经常和战友聊自己对跑步这项运动的认识,“奔跑时,我的思路清晰,随着身体细胞被调动起来,平日冥思苦想的科研难题,有时一瞬间就有了解法。”

不知不觉中,更多人爱上了跑步。随着张宝文、周鑫、徐朝阳等同事的加入,这个活力四射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清晨和黄昏,官兵们经常看到,在环港公路上一群奔跑的身影。

不久,这群海军工程师自发组团跑步,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励志的名字:逐梦跑团。

在他们的带动下,港区单位越来越多的战友加入“逐梦跑团”。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人奔跑在港区,也奔跑在各自领域的赛道上。

余超作为跑团的主要成员,认识了更多战友。他们在交流碰撞中愈加体认到一个共识:“再远的远方,也是从脚下开始的。”

为了心中的梦想,余超重新拿起专业书,加紧学习、积蓄力量。“我曾告诉自己,一定要登上航母。坚持下去,梦想会实现的!”余超眼里满是坚定。

“只要脚步不停,总能抵达终点”

工程师张宝文是“逐梦跑团”的元老。他经常和大家一起交流跑步锻炼的感受和技巧。

“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跑步锻炼、研究课题,无一例外。”一次与张宝文交流后,助理工程师徐朝阳受益匪浅。他饶有兴致地分析跑团里每个人的特点:“余超属于耐力型,步伐稳健;周鑫属于速度型,爆发力强……”

结合个人特点,徐朝阳购置了跑鞋、背心、速干短裤等,在战友的指导下,成绩迅速提升。没过多久,徐朝阳又着急了。他发现自己遇到了瓶颈,无论怎么锻炼,成绩都举步不前。反观在“装备”方面要求不高的余超,成绩一直在提升。

一次环港公路耐力跑时,再次“落败”的徐朝阳,忍不住向余超请教:“您成绩提升的秘诀是什么?”

“跑步没啥诀窍,靠的就是两个字:坚持。”余超扑哧一笑说,“这就是我的跑步哲学,每个人都具备成为跑步健将的能力,装备只是为这项能力锦上添花,科学训练、坚持训练很重要。最关键的是坚持跑,不停步。”

坚持就是胜利。成功的“秘诀”,简单到没人相信。“马拉松的跑量你都完成了,优化技术还怕攻关不成吗?”余超一边跑,一边鼓励徐朝阳。

作为余超的“徒弟”,徐朝阳在业务领域的科研势头越来越好。他们所在团队的科研项目一个个被拿下,科研系统一代代更新。“认准的事,必须一路追赶,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徐朝阳在一次科技获奖的发言中说,他在跑步这个运动中,得到了无形的科研动力。

奔跑,一群人的坚持。他们奔跑在环港公路上,也奔跑在科研攻关征程中。

一个科研项目研究周期要按年计算,一个分析检测程序高达7项,一项数据监测用时半小时……这群海军工程师铆足了劲,在科研攻关的“赛道”上追赶、加速。通过跑步,工程师们有了更多默契——路虽远,行则将至。

“工程师干的都是平凡的事,但我们不能放松要求,不能甘于平庸。”余超这样认识他们的岗位和专业:远离聚光灯、远离光环,10年如一日重复着设备监测工作,保障舰艇机电设备安全。

“干我们这一行的没有存在感,才是最大的存在感。”余超说,“我们不被关注,说明保障工作做好了、做到位了。”

一天,袁慧五和余超一边跑步一边聊天。在两人期盼的目光中,首艘国产航母即将入列。他们所在的单位,也重新调整使命职责:为国产航母做好装备后勤等领域的保障课题。

余超永远记得2019年的一天,他获得了上舰保障的资格。接到上级通知,他获批参加试验试航保障任务。抵达任务现场时,余超的心差点跳到了嗓子眼——眼前,是尚未入列的首艘国产航母。

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那么理所当然。专业调整,余超每天挑灯夜读,打下深厚理论基础,最终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上舰入场券。

“只要脚步不停,总能抵达终点。”余超热泪盈眶。这一天,他等得太久太久。

“奔跑在路上,每一滴汗水都不会浪费”

那次出海,余超任务之一是监测航母轴系。这是一项既烧脑、又耗体力的任务。随舰出海首日,余超发现,在舰上好像一直在“奔跑”。

“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眼镜上全是雾。”舰上的监测保障任务,需要跑上跑下“爬大轴”,一趟任务就上下台阶百余级。为了保证数据准确,余超坚持不用对讲机,争分夺秒赶往不同区域的舱室。

幸亏平时锻炼多。余超想不到,一个兴趣爱好竟成了工作上的“助力器”。听到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余超内心的满足感,就像刚刚完成一场长跑。

那天,首艘国产航母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余超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和梦想的距离更近了。

走出办公室,左转攀上一层楼梯,只需推开一扇窗户,余超就能看到梦想中的图景——夕阳被揉碎洒在海面,泛起金黄的光晕,映衬着横波静卧的航母。

从那以后,余超和“逐梦跑团”中的许多成员成为航母的“专属医生”,大家上舰的机会更多了。

一次出航训练,满头大汗的监测班班长、二级上士胡亚辉找到余超,请他帮忙勘查指导一处情况:“我们检查了好几遍,初步有个判断,却拿不准主要问题。”

余超赶到后,首次监测结果没有异常。第二次,他改变了监测方法,最终将问题锁定。经过厂家技术人员验证,胡亚辉当场就要拜师学艺。

胡亚辉求知若渴的眼神,让余超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首艘国产航母入列,还有很多经验需要不断探索,仅仅依靠几位工程师远远不够,“开展舰员级监测培训是当务之急,要让舰员可以自行监测数据并总结。”

于是,余超将目光瞄准了新一代水兵。在他的建议下,首期培训班很快开班。

“余博士教我们理论知识、分享经典案例,我们开展保障工作更有底气了。”经过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一批舰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

随后,余超将更多课目培训提上日程,并邀请“逐梦跑团”的战友们一起参与培训,服务对象也从航母官兵拓展到所有驻泊舰艇官兵。

又一个晴朗的周末,奔跑在环港公路上,望着不远处的航母,余超不禁感慨:“奔跑在路上,每一滴汗水都不会浪费。”

“携手同行,能量加倍”

“你今天的摄氧量很优秀啊,这个配速可以再提升一下。”每次大汗淋漓后,“逐梦跑团”的队友们总会闲聊一阵,顺便交流一下心得。

“我发现工作与跑步一样,总结与交流的过程很重要。”余超很享受这种非正式的讨论,“没有压力,但很多灵感经常在交流碰撞中产生。”

对于这群年轻的工程师来说,许多项目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如果平常不通气交流或是彼此毫无默契,等碰到问题再现场研究,任务进度自然就慢下来了。这一点,他们深有体会。

一次,余超和袁慧五临时受命,在舰艇出航前对某型液压液进行监测。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幸亏之前在跑步的时候,我和余超讨论过这种液压液,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测试方式。”最终,他们用了一个通宵圆满完成了监测工作。

“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更像是警察探案。”余超认为,干好装备监测工作,需要利用多学科知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进而找到装备故障原因,定位故障部位并预测未来的技术状态。“这些,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携手同行,能量加倍!”不论是组团跑步,还是集智攻关,团队的力量都让余超受益匪浅。

受“逐梦跑团”启发,该站党委决定打造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他们定期举办“监测微讲堂”,授课内容涵盖工作所悟所得、实用技能教学等多个方面,越来越多的技术骨干走到台前交流经验。

“由于拔弹机压力不足,需手工进行弹药分解,罗跃辉高工主动请缨,不顾危险,拿起工具径直走上前……”前不久,化验员朱浩魁讲述了一次任务期间,罗高工不顾个人安危迎难克险的故事,引来一片热烈掌声。

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下,该站人才辈出。1人被海军工程大学聘为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7人荣获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前不久,上级组织环港马拉松赛,“逐梦跑团”的成员们,与其他单位的战友站在同一赛道上。

起跑,提速,坚持,超越……一个个奔跑的身影,释放着无限的激情与能量。

跑步见证我成长

■余 超

跑步,不仅是我的爱好,更见证着我的成长。

从海军工程大学博士毕业后,我被分到南部战区海军某站工作。离开家里的妻儿,从事着和理想相距甚远的工作,我心中一度失落、焦虑。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让灵魂在路上的最佳途径是阅读,让身体在路上的最佳途径是跑步。一天,我在网上下单了一双跑鞋,开始将跑步提上日程。

最初,跑步仅仅是我情绪宣泄的渠道。在军港码头跑几十分钟下来,身心会轻松不少。随着跑步的持续,我不仅将体重减了下来,还收获了更多。

除了身体素质的提高,跑步也磨炼了我的意志。从3公里到10公里,再到参加上级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一路跑来,我的适应力、专注力、韧性都有大幅提升。心静了,目标就明确了,思路也清晰了。慢慢地,我的专业技能、实操能力有了很大长进。监测工作要深入机舱,机舱的高温和舷梯的攀爬对体能都是考验,跑步带来的体能储备,让我轻松胜任这份工作。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价值需求是人的最高需求。价值得到体现满足了我的精神需求,促进我在监测工作中深耕细作。作为舰艇的“保健医生”,每当发现一个故障隐患,我都和跑完步时一样愉悦——因为我感到我为舰艇的平稳安全运行贡献了力量,我为航母战斗力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如今,跑步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时工作太忙,我会在夜深人静时跑一跑,去放空心灵,积蓄力量。(■董 鑫 傅一博 李乾贵)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