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魏奋”与“魏奉”

来源:解放军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4-15 11:44:1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中有个青年干部,叫魏奋。他原本叫魏福明,参加革命的时候改为魏奋,寓意为革命奋斗。魏奋在干训班毕业后留在干训班工作,随后又被分配到县政府建设科,后又调到县委农村工作部,工作多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写报告,被人称作“笔杆子”。由于没有做过实际工作,写报告不接地气,上级让怎么写就怎么写,大伙都叫他“魏奉”,还有的称呼他“魏奉命”。

蛤蟆滩创办农业社,县委派“魏奉”到一线指导工作。他到了乡下农村,没有深入群众全面调查了解情况,也没有听取乡、区两级组织意见,根据少数人的只言片语和直观印象,就写了一份报告直达县委书记陶宽,对灯塔农业社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片面不公正的评价。陶书记是一个只靠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听汇报“掌握全面”的形象,住在城里苦心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对基层不亲自下去调查研究,甚至开会开到自己的院子里也不来听听,完全丧失了干部的敏锐性。他从“魏奉”汇报里,认为灯塔社骨干力量不够强:一是主任梁生宝年轻,有干劲,但缺乏锻炼;二是副主任高增福年龄稍长,听说办法不多,还有农民的执拗;三是会计小学毕业刚一年,是个娃子,算盘子上还不会归除。于是,他得出蛤蟆滩办社条件不够成熟的结论。

县委副书记杨国华亲自到蛤蟆滩多方面调查了解,推翻了“魏奉”的结论。灯塔农业社成功创办,“魏奉”羞愧难当。对“魏奉”的问题怎么看?如何帮助“魏奉”认识错误?

“现场指导比坐在县里办公室看材料、写报告难办得多。”“魏奉”犯错误,客观原因是没有经过基层工作历练。“一个革命者要会干革命,不光会写、会说革命,还要学会在实践中指导革命。”在杨国华看来,每名革命者都要迈出这一步。“魏奉”在指导灯塔农业社工作上犯了错误,也体会到了实际工作的艰难。

如何对待干部问题,杨国华坚持两点:一是强调实际工作复杂性;二是强调不过早地给任何同志做结论。“魏奉”就是没有坚持这两点就给灯塔社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不客观的评价。

杨国华还觉得,“魏奉”犯错误的主要问题是不懂得尊重地方党的组织。乡、区两级组织对属地人事有历史的和全面的了解。他首先应该谦虚地向乡、区两级组织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结果会有两个:一是认同乡、区看法,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二是认为乡、区的看法存在宗派主义和片面性,找县委把问题彻底搞清楚。

“魏奉”越过了乡、区两级组织直接找县委书记汇报情况,目的是推翻区委的决议。党办事情有严格章程,任何党员都要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党的工作。创办灯塔社是区委表决通过的决议,若要推翻这个决议:一是要经过区委重新讨论撤销;二是要县委讨论通过一个决议,认为区委的决议是错误的。“魏奉”片面认为,县委书记个人就可以撤销区委决议。如果按照“魏奉”的想法行事,就是违反党章,独断专行,不光犯错误,还会把党的风气搞坏。

杨国华的看法一针见血。他对“魏奉”不是简单批评了之,还把犯错误的原因、错在哪里、错误后果、正确路子该怎么走,都说出来了。“魏奉”听了,当然心服口服。

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看家本领。“魏奉”是书中创作的一个幼稚可笑的艺术形象,“魏奉”不是指哪一个人,而是代表一类人。他们少有基层磨炼,常年坐在办公室里接打电话听汇报看材料,迷信上级任何时候都是对的,按照上级的意思写材料,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他们指导基层浮在面上,发现不了真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缺乏“泥土味”, 很容易犯官僚主义错误,不受基层欢迎。现实中的“魏奉”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离开舒适区,到基层去锻炼、到任务一线去摔打,多接“烫手山芋”、常体味“热锅蚂蚁”的滋味,经风雨、见世面、长本事。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生的道路该如何选择?别在爬坡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砺,才能逐渐真正成熟起来。基层天地无比宽广,是挥洒青春最好的战场。新时代需要无数“魏奋”们到基层壮筋骨、长才干、创未来,“魏奉”先生当休矣。(■刘奇山)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