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简称《规定》)之后,市场沸腾。《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分拆规则落地两日内,逾40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被投资者追问是否有分拆计划,其中楚江新材和岭南股份明确回复有分拆计划。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A股真正符合分拆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能不足百家,适合分拆的资产需要有独立的人员、财务和机构等,业务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同,符合IPO基本条件且分拆后能有更清晰的定位。
2家周末表态拟分拆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定》修改4点核心条款,从降低净利润指标、放宽募集资金使用要求、放宽子公司董事、高管的持股要求和修改同业竞争表述适应不同板块安排,四方面降低了分拆门槛,引起热议。
“和征求意见稿相比,分拆门槛更加宽松,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张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国际科促会理事布娜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定》考虑了企业的诉求,降低了门槛,但不代表监管会放松,针对性安排具有约束作用。
比上市公司更激动的莫过于中小股东。《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在《规则》发布之后的两日,逾40家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被投资者追问,公司是否有子公司符合分拆条件,或公司业务已经符合分拆条件、是否有分拆计划等。
记者注意到,楚江新材和岭南股份两家公司董秘周末就对投资者的提问进行了回复,称公司将积极筹备或推动分拆上市事宜。楚江新材董秘表示,对照《规则》,公司初步判断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条件基本符合,子公司天鸟高新和顶立科技均为军工科技制造企业,分别为国内碳纤维预制件和高端装备及新材料龙头企业,符合科创板政策定位。
岭南股份此前就表示要尽力促成子公司恒润集团上市,《规定》落地之后,公司董秘表示,将积极筹备分拆上市事宜。恒润集团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16.72%,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4.42%,业绩持续增长的态势获得较多机构的关注。12月13日,公司还公告称,恒润集团拟引入五名机构投资者。
符合分拆条件公司不过百家
此前,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财报或互动平台上表示拟分拆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公开表态的公司中,符合财务条件的寥寥无几,目前仅铜陵有色、东港股份、上海电气、乐普医疗、华邦健康5家符合近三年(2016年至2018年)扣非后净利润为正,且累计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条件。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为正且合计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的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但有业内人士表示,符合分拆门槛的公司大约在100家以内。
张雷表示,真正符合分拆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能不超过100家。就算上市公司旗下有好资产,想置出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还涉及到战略定位是否清晰的问题。
对于设置6亿元的盈利门槛,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孙念瑞表示,主要有两点考虑,首先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通过分拆解决不同业务之间的管理问题的需求,企业盈利规模与分拆上市诉求成正比;其次是出于投资者保护。“现阶段设置分拆上市门槛,合理控制分拆上市试点范围,有利于试点平稳起步,防止一哄而上”。
张雷认为,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分拆规则是为上市公司旗下一些非常好的技术产业上市,开了一个绿色通道,预计将来随着上市公司培育更多的优质产业,分拆需求会逐步释放。
“分拆上市只是一个资本市场工具,伴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注册制改革以及科创板推出,A股很多企业肯定会产生分拆诉求。”布娜新认为,新规落地有望降低国内企业分拆难度,近期准备境外分拆上市的企业也将有更多选择。
至于哪类公司适合分拆?张雷认为,适合分拆的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分拆资产的业务应该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可以明显区分,分属不同赛道。其次,分拆资产的人员、机构、财务等完全独立。另外,分拆资产最好是通过上市公司自主培育,达到了一定规模且具备IPO的各项基本条件。“并且分拆资产独立后有助于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资金支持上加以区分,拆分资产可以有更加清晰的定位,这类分拆应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