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产经融合 >

塑料替代材料之辩 纸吸管环保之外多遭吐槽

来源:北京商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21-03-18 09:19:52

开启限塑之路13年后,在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严禁塑令”下,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在餐饮、外卖、超市等多领域实现替代应用。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奶茶店使用纸吸管的安全卫生问题不无担忧,而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处理如何达到环保目的也仍存疑。有专家认为,由于前端分类不精细、产品类型不一,可降解塑料难以完全得到降解处理。与此同时,纸制品及可降解塑料相关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体系也亟待建立。

纸吸管:环保之外多吐槽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蜜雪冰城、Coco、奈雪的茶、喜茶等奶茶店都开始提供纸吸管。有奶茶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顾客点单时,默认设置是提供纸吸管,只有顾客提出需求才会找可降解塑料吸管。

消费者是否接受使用纸吸管?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仅有23%的人倾向于选择纸吸管,64%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可降解塑料吸管,48.5%的消费者选择了传统塑料吸管,5%的消费者则选择不要吸管。

在谈到纸吸管的使用体验时,有消费者评价道:“总觉得味道不对,而且得快喝,总怕纸吸管一会儿就软了”“扎不开,喝到一半有纸味儿,影响口感”“不卫生”“担心纸会融化在饮料里”……针对纸吸管的吐槽不绝于耳,与此同时,还有40%的消费者表示,曾经在点单时选择塑料吸管,收到时却是纸吸管。

目前市场上的纸吸管有无质量差异?北京商报记者从一家为纸吸管厂提供原材料的纸业公司了解到,纸吸管制作过程中使用食品级的纸,用胶水黏合。“我们这边木浆和竹浆的纸都有,不同厂家选的材料不同质量自然会有差别,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好一点的纸1万块钱一吨,差一点的纸5000-8000块钱一吨。”

从事纸吸管生产供应的李先生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的公司使用食品级牛皮纸,从不同纸厂进货质量上会有一定差异,“欧美进口质量会稍好一点,东南亚进口质量会差一点。贵一点的17000-18000元的都有,便宜点的也有11000元左右。东南亚的进口纸比国产的价格还会低一些”。

“纸和塑料相比最缺的是两样性能,一样是阻隔性,一样是热封性。”中国纸浆造纸研究院研究开发部副主任张红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纸吸管已经发展了几代,以前的纸吸管是用专门的胶水进行黏合,所以会存在口感不好、吸管形状稳定性不好、有怪味的问题。现在研发出的新一代纸吸管会好一些,使用另一类高分子材料作涂料,具备一定的热封性能,在一定的加热条件下具备黏合能力。现在市场上两种纸吸管都有,新型的吸管在江浙一带已经使用,一般是三层纸,由专门的机器卷出来。”

可降解塑料:回收处理是重点

除了纸制品,可降解塑料也是传统塑料的重要替代产品。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当前的垃圾分类情况下,除了塑料瓶多作为可回收物进行回收之外,塑料袋、餐盒、奶茶瓶及吸管等大量垃圾仍在按照“其他垃圾”进行处理。“现在前端的收集分类还没有精细化。首先塑料就没有实现单独的收集分拣,此外,塑料里面哪些是可降解的,哪些是不可降解的,也没区分处理。”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有环保优势的可降解塑料是否需要更精细的回收体系和特殊的降解条件呢?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看法。

“实际上只要进入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后污染物的控制都是严格执行垃圾焚烧标准的,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塑料的影响区别不大;在填埋方式下,可降解塑料能够被环境消化掉。如果没有进入垃圾收运体系,而是进入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可降解塑料也会慢慢得到降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一位从事环保减塑工作多年的相关人士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可降解塑料以可工业化堆肥塑料居多。这种类型的降解塑料被丢到自然环境中并不会魔术般地降解消失,它需要先进行配套的分类回收,然后在恒温恒湿严格控制的工业堆肥条件下进行后端处理。

“如果每一个生产商的产品降解条件不一,监管不到位致使产品可能混杂一些不能降解的材料,都有可能影响堆肥降解。”另一位环保人士小卢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中关村国联绿色产业服务创新联盟常务理事长朱黎阳也表示,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和概念的混淆一直存在,市场上相关产品也鱼龙混杂,所以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体系亟待建立且尤为紧迫,特别是可降解塑料产品定义、分类、性能评价指标、产品认证标准标识等亟待完善。

13年限塑:严格政策是大势

近年来,我国以绿色、循环为发展目标的企业层出不穷。2019年成立的浙江植物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源公司”)正好赶上了最严禁塑令的实施。“这对我们确实是个机遇。”植物源公司销售总监汪玲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在成立时,正是看到了国家对禁塑令严格落实的决心。虽然最初没有订单的时候也着急,怕市场不能接受,但随着与几个大公司的订单逐渐稳定,公司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国家的禁塑令是一步一步落实的。现在各大原材料企业都在扩产,我们更希望未来原材料的价格保持稳定,使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能接受,并且主动提高环保意识。”汪玲恩说。

2008年6月起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是我国最早的限塑令,要求在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从塑料购物袋到塑料吸管、快递包装等更多类别的政策限制,中国的限塑之路已经走过了13年,国内上下的限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2019年,小卢选择做减塑相关项目推进和政策倡导工作。她发现,在做企业倡导时,一些企业会以比较公关的方式回应社会组织的诉求。“企业会考虑到成本和盈利,这跟环保会比较难平衡。”让她惊讶的是,她曾给政府部门留言询问塑料制品的消耗量等相关数据情况,在5天内就接到了相关部门的电话反馈。政府在相关议题上的开放和重视让她印象深刻。

“十多年来,限塑令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超薄塑料袋、超薄塑料地膜这类影响比较大的塑料的使用,但是更多的一次性塑料包装、餐具等,使用的领域仍很大,今年更严格的政策也是国际大环境和我国环保趋势使然。”蒋建国说。(陶凤 吕银玲)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