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房地产 >

从乡村振兴到城市更新

来源:北京日报    编审:    发布时间:2019-06-10 09:51:43

如果想一睹数十年来北京城市快速发展的缩影,不妨将目光投向北五环外的海淀清河。

“眼瞅着这片楼就起来了。刚来时周围基本都是大菜地,就小营西路是条砂石路。”上世纪60年代,李志良从河北石家庄来到海淀清河,满目仍是农耕景象。如今,他家所在的阳光社区,已经变成了2000户居民的大家园。

农田消失,高楼矗立,人口稠密,“倒挂”严重。清河,成了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来来往往的居民里,有顶尖互联网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有国营厂的退休职工,也有老农民和年轻的北漂族。

城市建设的一日千里,不可避免地带来基层治理的难题。

2014年开始,海淀区清河街道与清华大学课题组合作,开启社区治理创新试点,由专家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推动城市更新。退休后的李志良成了社区议事委员。他们的探索,正与上世纪20年代老一辈社会学家推动乡村振兴的“清河实验”一脉相承。

协商一年

三角地改造居民拿主意

2015年11月16日,气温骤降,阳光南里社区活动中心却陆续“挤”进了二十来人。有温文尔雅的大学老师,有满头白发的老居民,有社区居委会的“大管家”,也有背着双肩包的大学生。

他们相约到此,要完成一个“艰巨”任务,把废弃的社区三角地改造成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间。

阳光南里的三角地位于小区入口,是一块约700平方米的空地。“零零散散种着几棵树,但常年缺乏养护。”一提起三角地,李志良直摇头。居民总在这儿遛狗,到处“埋伏”着狗屎,路过的人随手丢垃圾、堆杂物,实在有碍观瞻,气味儿也不好。

“老人们想溜达,要么就沿着马路牙子随便走走,要么穿过两个红绿灯,到北边小区的活动场地。麻烦不说,还有点危险。”李志良的话说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能不能有个地方让人安稳地坐下晒太阳?三角地改造计划应运而生。

“以往政府官员、规划专家高高在上的精英式设计,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社区更新需求。”在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刘佳燕看来,真正在社区生活、陪伴社区成长的是居民,居民的看法至关重要。

清河街道的阳光社区,就成了这样一块专家引领、居民充分表达意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试验田”。

经过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年轻设计师的反复修改,当天讨论的三角地改造方案已经是第7版。“一些方案很现代、时尚,但居民说不实用。”刘佳燕坚持,只有居民点头的方案才是最贴近社区的方案,也最能激发归属感。

木质的休闲座椅便于老人围坐拉家常,同时方便照看一旁娱乐区里游乐的儿童,不远处还有使用率极高的健身器械……经过一年多的讨论与协商,阳光南里三角地终于敲定改造方案,并在2017年夏天正式完工。

群策群力

社区共治寻回邻里人情味

利用专家力量,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这样的探索在清河早有先例。

1928年,燕京大学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世廉等人就曾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清河实验”。他们在农村社区培养有威望的社区领袖,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提出改良措施,为乡村振兴树立了优秀典范。

随着抗战爆发,持续9年的老“清河实验”被迫中断。数十年的岁月改变了清河的样貌,聚焦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经验却在这片土地延续。

2014年2月,清华大学课题组与海淀区政府合作,在清河街道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即新“清河实验”。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邻里之间变得淡漠,社区居委会由于行政任务重,也难以发挥自治功能。”刘佳燕感慨。

李志良所在的阳光南里24号楼,就聚集着天南海北的住户。最早的单位职工搬走了,外来住户越来越多,大家互不认识,甚至见面连招呼也不打。搬家工人把墙皮蹭掉了,地面上开始掉烟头、留痰迹,单元门修了又坏……逐渐杂乱的楼道环境折射出冷淡的人情味儿。

课题组在统计576份问卷后发现,人们心中的理想社区最看重的就是邻里关系,其次才是环境和设施条件。

2015年1月,阳光社区成立居民议事委员会。10名议事委员通过居委会推举、他人推举、个人自荐,最终从参加选举的17人中脱颖而出。他们有的是单位退休的老干部,有的是热心公益的社区积极分子。收集居民意见,讨论形成议题,三角地改造、社区美化、自行车棚建设等老大难问题在他们的联席会上一一解决。

作为议事委员,李志良最满意的是家门口的楼门美化。作为牵头人,他带领楼内居民共同合作,把原本脏乱差的楼道变成了温馨的大客厅。寒冬腊月里,四五位老人家亲手刷楼道、铺地垫、挂装饰画,废弃的置物架还被改造成小广告收纳架,保持墙面干净整洁。

楼道和小区的变化,年轻住户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现在碰到李志良,他们也会微笑着叫一声“大伯”。

精细治理

推动城市街区微更新

阳光社区以南,毛纺北小区门口,一栋三层高的小楼正在进行紧张的内部装修。今年盛夏,这处43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将作为清河生活馆,正式为周边居民服务。

“这个社区是原来国营毛纺厂的职工大院,居民老龄化严重,商业设施不足,整体居住环境比较差。”清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社区“一老一小”需求最多,所以生活馆一层将提供便民服务,二层有儿童活动区,三层是养老驿站,屋顶还有供居民认领种植的社区花园。

老楼装电梯、立体停车库、养老驿站,在课题组和街道的共同谋划下,毛纺北小区也变得更有活力,更加宜居。越来越多的居民像李志良一样参与到社区事务中。

加气厂小区7号楼前,荒废已久的绿地将变成社区花园。大雨中,30多名从社会招募的志愿者用铁锹、铲子、锤子,将一根根杉木条固定在空地上,绘出花园步道的边界。规划师与居民们卷起衣袖一起劳动,就连旁边8号楼、9号楼的居民也主动参与,雨水与汗水交织。

“清河实验”搭建起街道与居民上下沟通的桥梁,社区的议事委员会成了居民需求的传声筒、项目落地的监督员。

作为课题组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虽年近古稀,仍年复一年指导学生参与“清河实验”。去年6月,街道、课题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通过手机App的方式向居民征集到1200余条街头微公园的建议,来自年轻居民的点子越来越多。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目前各区都在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街区责任规划师制度,街区更新成了主要工作之一。作为本市参与式规划的先行者,“清河实验”为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广泛推行闯出了一条明路。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