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出台政策,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多个消费者表示接到银行电话核实资金去向,广州某些银行还对违规贷款进行提前收回,你的消费贷被要求提前还款了吗?
消费者被银行核实资金去向
“几天前,我接到了银行电话,银行信贷部门核实我之前申请的消费贷的资金去向,还问了我好多关于消费的细节信息,现在消费者再申请消费贷比之前难多了。”某北京地区的消费贷申请人杨坤(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
据悉,杨坤曾于2018年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申请过消费贷,金额最高为30万元,对于申请贷款的真实用途他并没有对中国商报记者细说,只是说当时申请过装修贷、纯信用贷等,且当时向银行申请贷款的程序较为简便,银行只是告知资金不能流向资本市场,没做太多监管。
而如今情况则大不一样,杨坤坦言,“据我了解,目前几大银行对消费贷管控都较严格,申请人要提交很多材料,贷款额度也比之前降低了。”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天津市某银行的个贷经理王文静(化名)。她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对资金用途监管很严格,贷后检查频率更高,资金监控模型更完善,且银行还会对不合规资金的流向进行预警,开展贷后检查,必要时甚至会要求客户结清贷款。
中国商报记者还致电了北京市多家银行的个人信贷部。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区上地支行的工作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直言,他最近一直没做过消费贷业务,因为银行监管很严格,会要求客户提供与贷款额度等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证明资金用途,且事后发票不可撤销。对于经营贷,银行要求申请人名下公司注册时间在一年以上,还要提供对公和私人流水以方便银行进行收入测算。
工商银行北京市朝阳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也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对经营贷发放管控严格,银行工作人员会下户拍照,对申请人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做详尽调查。
此外,据新华社报道,广州辖内部分银行目前已经有违规流入楼市的经营贷、消费贷被银行提前收回。
多地严查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
以上各方人士谈到的管控趋紧,与近来的楼市调控政策有关。实际上,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相继出台政策,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
今年1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息称,要求各行对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开展全面自查。
2月,北京银保监局再次发布《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要求严格实施贷前调查,尽职落实贷后管理。
同样是在2月,广东银保监局也下发通知,要求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3月1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2021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文件强调,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查贷款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后市影响几何
各地频频下发政策的原因是本用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现象频现。那么经营贷、消费贷频频流入楼市的原因是什么,政策出台对后市有何影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经营贷流入楼市的核心原因是经营贷和按揭贷款之间存在利差,同时,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也有很大关系。从银行角度看,经营贷的风险高于按揭贷款,但是经营贷的利率在政策要求下又低于按揭贷款,所以银行在执行层面就出现了动作走形,等于变相鼓励了经营贷进入楼市。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去年,银行经营贷、消费贷等利率都比较低,消费贷、信用贷主流利率降至4.36%,抵押贷主流利率低至3.85%。而按揭贷款利率则较高,去年各月,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都在5%以上,二套房按揭贷款利率还要高出60个基点左右。这是去年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现象频现的根源。
对于政策的影响,张大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政策将重点打压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注册企业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总体来看,多地政策的出台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本质,有助于企业经营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楼市朝着非理性、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尤其加强对“违规资金”流入楼市的监管力度,目前部分地区“提前回收贷款”的措施将对房地产投机者起到震慑作用。(周子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