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 科学 >

污染不降反升 臭氧污染成大气治理新短板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审:    发布时间:2021-09-17 08:08:18

这个夏天,姚女士感觉轻微头晕头痛,并伴随有呼吸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她惊讶地得知,这些症状的源头竟藏在如洗碧空里——臭氧污染。

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淡蓝色气体,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的高层大气中,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但当人类生活区周边的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值,就将造成灰疆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与生活。

近年,随着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雾霾污染天数相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而臭氧污染则悄然成为大气治理的新短板。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浙江、重庆、天津、江苏等地调研获悉,夏秋季节,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且呈浓度逐年升高、区域性污染特征显著、超标天数多等特点。

被誉为地球保护伞的臭氧为何成了空气污染物?

臭氧污染不降反升

臭氧是好是坏,跟它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如果臭氧身处平流层,它能过滤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但在距地面1公里高度范围内,高浓度臭氧却能造成空气质量污染。

高浓度臭氧污染的危害,一方面是刺激人体呼吸道,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且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大气本身而言,臭氧活性很强,可以把一些无害物质变成影响更大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公害问题。

近年,臭氧污染在我国夏秋季节呈高发态势,在部分地区,臭氧污染已超过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臭氧浓度达到148微克/立方米,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超标总天数的41.8%。该占比在2015年为16.9%。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近年臭氧污染出现浓度总量逐年升高、区域性污染特征显著、夏秋季节污染高发的特点。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臭氧浓度峰值比2017年上升了15.6%。今年1~7月,浙江省11个设区市的臭氧平均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5%,臭氧在这11个城市均为首要污染物。

另据生态环境部监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重点区域臭氧浓度增加尤为突出。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王雷分析说,夏秋季节午后气温较高,加之近年我国对PM2.5等颗粒物治理力度持续加大,部分地区大气通透性明显改善,更充足的光照和高温给臭氧形成创造了条件。

污染前体物排放量大面广

我国的臭氧污染经过了一个缓慢且不断积累的过程。

记者调研了解到,部分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特征及公众生活习惯,导致臭氧污染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的排放量处于高位,排放量大面广,大大增加了臭氧污染发生的概率和污染防治的难度。

首先,污染源排放覆盖面广。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一名干部说,VOCs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涂料生产、喷涂作业、纺织塑料生产、石化生产到家庭装修、汽车排放、餐饮油烟等都会产生,污染源数量种类多,排放环节也多,无组织排放占有相当大比例,控制难度较大。

其次,小微企业环保投入不足且治理效率较低。近年,环保问题是许多企业亟待跨越的转型升级门槛,但部分小微企业对环保治理的理念和设施投入与客观要求存在差距。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工作人员说,工业涂装等行业无组织排放量大,家具、机械加工、包装印刷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废气治理普遍面临环保投入不足和处理效率低的困境。

再次,协同治理意识与技术均待提升。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冯银厂认为,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看,已经从以前煤烟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发展为复合型污染,需要抓住的是多污染源和多污染物的管理。这意味着,臭氧污染与PM2.5颗粒物污染不能割裂治理,但目前部分地区将两者割裂开来,实现了多污染源的管理,还未实现多污染物的协同管理。

此外,受访专家表示,相较于PM2.5污染,公众对臭氧污染的认知普遍有待提高,这也成为影响公众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有效预防臭氧污染的制约条件。

关键在源头替代

面对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和臭氧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受访干部和专家建议,紧抓VOCs源头替代这一关键,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倡导企业和公众采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多方合力管控臭氧污染的格局。

大力推进源头替代,有效减少污染前体物产生量。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史一峰说,以工业污染源为例,溶剂型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重量占40%~80%,而作为绿色涂料的粉末涂料仅为不超过2%,推进源头替代是减少臭氧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为鼓励企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提出,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且排放速率满足相关规定的,相应生产企业可不要求建设末端治理设施。

强化无组织排放控制,引导产业绿色化转型。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工作人员建议,开展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整治,推动钢铁、化工、车辆制造、建材等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继续推动实施一批化工、涂装等大气污染企业退出或者入园,全面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废气治理,实现挥发性有机物集中高效处理。

坚持联防联控,增强区域协同治理能力。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邓小文建议,健全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统一监测;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联合监察执法,推进区域统一环境监管;统一区域环境预警与应急标准,实现环境预警应急响应联动。同时有效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区域联动的信息共享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

此外,提高公众知晓率,推广绿色生活理念。王雷表示,臭氧污染前体物与公众日常吃、穿、住、行都有关联,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比如提倡少开一天车,家居装修多选择水性环保涂料,都能为减少空气污染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魏一骏 周凯 黄江林 秦华江)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