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

我国碳中和债有望达万亿元级别 电力企业成发债主力

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21-04-13 10:31:32

碳中和债作为绿色债券的“升级版”,发行速度正在加快。《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1日,我国已发行48只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692.2亿元。其中电力企业发行碳中和债规模达457.55亿元,占比66.1%。

碳中和债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中和债作为一种绿色债券子品种和碳减排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安排,将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比如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等。对于缓解碳中和项目融资难题,助力碳中和战略有积极意义。

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项下创新推出了碳中和债,今年2月7日发行了首批64亿元碳中和债,拉开了碳中和债发行大幕。

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已发行48只碳中和债券,发行金额达692.2亿元。从债券发行人主体来看,34只碳中和债券发行人主体为央企,发行规模为596.7亿元,占比86.2%;5只碳中和债券发行人主体为地方国企,发行规模为35亿元;9只碳中和债券发行人主体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规模为60.5亿元。

从债券的期限来看,3年期的碳中和债数量最多,有21只;3年期以下的碳中和债有16只;5年期以上的有11只。

从申万二级行业看,20只碳中和债属于电力行业,发行规模达457.55亿元,占比66.1%,电力企业成为碳中和债发行主力军。此外,还有房地产开发、钢铁、机场、高速公路、石油开采、多元金融、综合、石油开采等行业。

从资金用途看,有的投向风电、光伏、水电、绿色建筑、轨道交通等绿色低碳项目,有的用于偿还绿色项目金融机构借款本金及利息,补充流动资金。

3月1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明确碳中和债募集资金应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工业低碳改造等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募投项目应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国际绿色产业分类标准,且聚焦于低碳减排领域。

“碳中和债发行有很大的空间,将迎来投资井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达成碳中和目标,需要改变能源结构,而当前传统能源企业改变能源结构需要资金投入,推出碳中和债的意义在于为碳中和环保生态转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

吴琦表示,从已发债券来看,碳中和债比相同期限普通债券利率较低。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以及绿色金融市场特别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成熟,碳中和债将迎来发展机遇期,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成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专家认为,碳中和债作为创新品种,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正面临发展机遇期,但需做好政策配套。

“建议尽快完善碳权交易制度体系,市场化碳中和需要在碳权交易落地实践中获得经验。同时,对于金融市场,现阶段碳权交易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环境投融资总需求量很难预估,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碳中和债短期的发债规模。”盘和林说。

吴琦认为,要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带来的巨大绿色低碳投融资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议进一步明确碳减排项目的界定标准,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对绿色项目的识别成本,鼓励和引导其投资碳金融产品;同时,理顺资源环境定价机制,实现资源环境的科学合理定价,对碳减排企业和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

“还要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内部考核和服务机制,提升发展碳金融的意愿和能力。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合意信贷规模和流行性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碳减排项目和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并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绿色信用体系,规范发展碳减排第三方评价和中介机构,有效监控碳减排资金的流向和用途,提高碳减排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吴琦说。(包兴安)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