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

氢能项目“遍地开花” “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链的冰与火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编审:    发布时间:2021-05-12 09:55:10

“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迫在眉睫,为本就炙手可热的氢能产业再添一把火。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行业产值的大有可期,使包括资本、能源、化工、电力、科技、汽车等众多领域纷纷在氢能产业链加速布局,众多跨行业、跨领域的“精英选手”齐聚氢能产业赛道。

接下来,面对持续升温的氢能产业链,如何以更开放的眼界和格局,打造真正高效的、切实可行的生态体系?日前,由新能源领域先锋人物媒体“能镜”联合搜狐汽车主办的以氢能——“无生态、不存活”为主题的互动沙龙,汇聚产业、政策、政府、投资、技术等多领域专家,针对“双碳”目标下如何打造氢能产业链、生态链的系列话题展开沉浸式探讨。

氢能项目“遍地开花”与资本热捧,何以降虚火?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加持下,被视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同时被誉为替代石化能源实现“双碳”目标重要选择的氢能,前景无疑更加可期。

4月21日,国家发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这意味着,通过在储能环节推动政策、技术安全、市场机制等一系列革新,我国氢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事实上,近几年,全国各地上马的氢能项目已经“遍地开花”,氢能产业被地方政府视为“香饽饽”,与此同时资本对氢能产业追捧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甚至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

有数据显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对氢能产业的项目投资总额比2019年略有下降,但仍然突破了1600亿元;其中内蒙古、广东、山西成为2020年国内氢能产业投资最大的省份;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各地兴建的氢能产业园,越来越多的资金在向头部企业汇聚。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氢能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实现平价。根据各机构测算,到2050年,氢能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有望达到13%~18%,我国氢能应用比例预计可达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2050年氢能利用预计产生25~60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潜力。

被多方寄予厚望的氢能产业,真的能让大家如愿以偿吗?尽管肯定的答案已成为共识,但作答的过程依旧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冷静、需要突破、需要规避。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克在氢能——“无生态、不存活”主题互动沙龙现场表示,在能源转型方面,“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点任务是控制煤电,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率,氢能则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氢能应用方面,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部门是主要的应用领域。交通领域先期布局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公路运输,接下来还将扩展到航空和海运的燃料转型;工业应用中,氢能在炼钢、炼油、化工原料制造等工业子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能源体系中,氢能凭借可以助力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首席科学家、武汉理工氢电科技创始人潘牧说,“但现阶段的难题是制氢。在最理想的绿氢制造的三种方式中,中国在碱水电解技术上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欧洲主攻方向是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这个技术无腐蚀性介质、无污染,但成本还无法做到有效控制;第三种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技术,全球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高温环境下处理,效率比前两种更高。”

凯辉智慧能源基金合伙人张利直言,目前氢能产业很热,但的确存在虚火。“各式各样的创业者创业公司、模式、以及跨界者的入局都在不断出现。但当资本在行业金字塔顶端配制资源时,要看到他是不是真正理解行业本质,资金投给他,是不是能够对行业、对社会产生真正的作用,创造真正的价值。”

对于氢能产业如何降资本热捧的虚火,张利认为,能源行业的创业与其他行业不同,需要资本、创业者和政府高度协同。在生态里,优质的资本的角色是穿针引线的好工具,多方位、主动地去赋能行业,和企业家一起促进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从投资角度看,氢能产业链目前真正有投资机会的是系统公司,它离现金流最近,最有可能把收入做大,最有可能上市。然后是电堆、材料公司以及核心零部件公司,他们也有非常大的上市话语权,另外,设备公司的国产化未来也是机会。所以,从业者在布局生态时,要看自己在行业核心节点中,有没有占据有利位置或跟他们形成了有利联盟。”张利判断。

宏观导向明确与细则悬而未决,政策如何切实落地?

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在宏观政策导向明确的同时,相关细则落实的悬而未决,也成为氢能产业快步发展的障碍。

去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以下简称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按照要求去年11月15日,示范城市群申报截止,但至今名单尚未正式公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氢能产业在市场化落地过程的效率。

“在氢能产业,目前国内顶层设计的审慎和地方虚火之间的落差确实存在。一方面国家补贴政策落地相对缓慢、慎之又慎,另一个角度,地方虚火盛行,氢能或燃料电池被看作下一个风口上的猪,大家都在向这个领域聚集,在国家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全国已有23个城市或城市群出台了相应地方政策,补贴和产业扶持力度非常大,但事实上,对于这个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的判断。”北汽福田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欧辉客车燃料电池产品总监魏长河说。

有观点认为,氢能产业需要政策再添一把火。事实上,在虚火已经很旺的当下,如何将更理性、更有效、更有利于氢能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踏踏实实地执行落地,似乎更关键。更有业内人士直言:氢能产业决不能走骗补的老路、歪路,不能患上“政策依赖症”。

“氢能产业最后能不能真正地走出来,还要看商业化应用。要把补贴奖励都去掉,来看经济账能不能算得过来,这个很关键。所以我觉得先从细分领域做起来,叉车也好,钢厂短岛运输也好,先把细分领域的应用真正做好,让它经济上能够合理,再往更大的长途运输扩展,再上船、再上天、再下海,就具备了条件,路还得一步一步走。”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洵说。

协同与定力,创新寻出路

构建氢能产业生态,需要跨界协同和参与者的定力,在创新中寻求出路。

“终极形态的能源互联网,要与信息互联网一样有无数的接入点,每个房屋、楼宇等都将成为其中的一个节点,而分布式燃料电池/电解水槽则相当于一个个独立的路由器。不同于现在电网的单向传输,能源网络的每个节点,生产与消费都将实现双向转化,这对现有以电为主的能源网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最终实现的结果将是颠覆性的。”潘牧说。

张利从投资的角度也阐述了构建氢能产业生态,跨界协同、整合资源的重要性。她认为,氢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打破边界,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拥有综合能力的参与者,最终脱颖而出的概率更高。“氢能乃至能源行业对参与者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其中包括了区块链,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各方面的素质。现阶段虽然大部分氢燃料电池赛道中的企业都需要国家补贴的支持,但只要具备综合能力、有很强的技术壁垒,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就是资本值得支持的对象。”她说。(王 璞)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