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消费的“管制”将在北京体育健身行业开启。北京市体育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北京市休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以下简称“示范文本”)提到,合同将设置7天冷静期,并明确冷静期内解除合同的退费规则,预防因冲动消费引发的纠纷。
该条款提到,健身卡持有者自签署本合同的次日起,有7天冷静期,冷静期期间,在未开卡使用健身服务的情况下,有权无条件解除本合同,提供健身服务的企业或者门店经与健身卡持有者以书面、电子邮件、短信、微信、其他某种方式确认退费申请后,于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返还全部预付费用。需要提醒的是,“七天冷静期”有“未开卡使用”的前置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示范文本”对合同服务内容进行了细化,设立合同履约保证保险选项。另外,示范文本还对退费及违约责任进行详细约定,减少退费纠纷,切实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示范文本规定,修订的合同主要适用于向消费者提供健身服务指导的健身房、各类体育健身场(馆)等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体育健身预付费服务交易。私教课和体育技能培训不适用于本合同。
在实际消费中,消费者一旦办理健身卡,鲜少能“顺利”退款。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一家位于望京的健身房,该健身房工作人员表示,该健身房年卡价格为26800元。消费者在办卡后,未使用的情况下,想申请退款,健身房会扣除20%费用,剩余的费用再退还消费者。
一家位于阜成门的健身房,年卡费用为2980元。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办理年卡后,不可退款或转让,希望消费者考虑清楚后再办理健身卡。
据黑猫投诉显示,2020年涉及油卡、健身、线下教育、美发等线下预付费消费的有效投诉达1.3万余单,投诉内容集中在办卡或预付费用后的退款问题,其中加油卡相关投诉最多,约有1万余单。健身房等体育健身类投诉达1300余单,线下教育培训近1000单。
不止是健身预付费模式,常见的预付卡过期、丢失或者消费者弃用的情况,对于商家来说,卡里的“沉睡余额”则成为无成本的额外收入。另外,预付费成纠纷高发区,包括商家服务缩水、霸王条款、费用无故被扣除、擅自终止服务、商家“关门跑路”等问题投诉。
目前,已有部分区域健身房开始尝试推行“七天冷静期”政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月1日起,上海首批15个主要健身品牌400余家门店正式实行“健身会员卡七天冷静期”政策。
一位健身行业从业者对于“七天冷静期”的合同条款设立,分析表示,这对于只提供健身场景的健身房会产生不少影响。健身房应该尝试增加增值业务,增强自己的营业盈利能力。
法律行业人士希望,市场监管部门与商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保证消费者预付卡的使用及资金安全。(王维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