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座城市来说,营商环境既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形象。9月8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文公布,当天举办的北京市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也对此做出了解读。整体而言,《规划》以“1+4+5”的目标体系和356项改革任务为北京未来五年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指明了方向。
21项首创性改革措施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北京一直“打头阵”。据了解,《规划》是北京首次编制五年营商环境专项规划,在各省和直辖市中也是首例,充分展现了北京市全力以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北京优化营商环境“1+4+5”的目标体系和356项改革任务。
其中,“1”是全面建成与首都功能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4”是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北京诚信”四大品牌;“5”是实施市场、法治、投资贸易、政务服务、人文五大环境领跑战略。整体而言,《规划》对标国际一流和前沿标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增效能,坚定不移率先改革,提出21项首创性改革措施,努力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戴颖解释称,21项首创性改革主要涉及商事制度、监管执法、跨境贸易、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权保护、京津冀协同发展等8个领域。“例如针对目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速度快、不确定性强、风险难于预期的特点,我们就提出了要率先建立风险监管制度,加强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科学全面评估,构建风险控制监管框架,建立新业态新模式监测机制,及时出台引导性、前瞻性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动态调整完善监管政策。”戴颖补充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次营商环境的“十四五”规划,用五年规划的形式来固化,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其次营商环境的改善确实为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经济的发展、人文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此外,通过‘十四五’规划的形式,政府才能从相对长远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王鹏坦言,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目标,这是一个从2.0、3.0到4.0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不同技术环境、不同要求都会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出新的要求。有了五年规划这种相对长远的顶层设计,才能保证政策的时效性和连续性。
除此之外,王鹏认为,以“十四五”规划的形式来确定营商环境的改革,其实是证明了营商环境涉及面非常广,不仅涉及到政府部门,还涉及到科研部门、企业和整个社会,需要“十四五”规划起一个统筹协调的作用。
出台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引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因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08万户、增长近七成。如何确保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成为重要的出发点。
为此,《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在涉企经营许可办理、公共资源交易、反垄断执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例如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平台企业反垄断问题,北京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加强企业反垄断合规指导,出台经营者竞争合规指引,提升企业合规意识和能力,引导平台企业更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跨界融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
据市发改委介绍,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北京将聚焦健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提出建立完善50项配套制度机制,实施113项改革措施,率先建成高效规范、竞争有序、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推进企业破产等21部立法及配套
公平的竞争环境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护航。据了解,北京将从立法、执法、司法3个维度,提出33项配套制度机制和91项改革措施,构建立法系统科学、执法规范有序、司法公正高效的高水平营商法治保障格局。
具体而言,在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方面,北京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制定、修订21部法规规章,包括制定数字经济、自贸试验区、社会信用、知识产权等7部法规规章,修订营商环境、招标投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3部法规规章,研究推进公平竞争、事中事后监管、外商投资、商事登记、企业破产等11部立法及配套,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而在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方面,北京将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风险为核心、以场景为抓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一体监管”制度。例如在健全事前监管方面,将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审批,将履行承诺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守法意识。
支持开发更多普惠金融产品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的一大使命,“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抓住人才和体制的关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而高质量的资金要素保障就成为了科创企业发展的基础。《规划》提到,“十四五”时期,在间接融资方面,北京将大力推动信用融资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纯信用的普惠金融产品,推动更多初创科技型企业无需抵押即可获得贷款。在直接融资方面,北京将发挥政府及国有企业投资基金示范作用,优化对创新体系投入布局,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着力降低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门槛,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支持国有企业等主动开放专利技术,对中小企业减免许可费用。此外,率先建立数据生成采集、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保护的基础性规则,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培育国际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开发应用市场主体,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率先形成外商投资“强磁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北京率先打造开放、包容、透明、可预期的投资贸易环境,从促进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发展两个维度,提出14项配套制度机制和52项改革措施,大幅提升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促进外商投资方面,北京市将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重点推行准入、促进、管理、保护多位一体的外商投资服务机制,率先形成外商投资的“强磁场”。
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机制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建立专业化国际招商团队,打造“首都之窗”国际版外商投资服务平台,编制和公布外商投资指引等,为外资企业创造最优在京发展条件。
此外,北京将继续优化外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如在符合外资安全审查要求前提下,推行外资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等。
多部门全方位护航
北京法院推广“互联网+鉴定评估”
“十四五”期间,北京法院将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以科技赋能为突破,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例如在提高审判执行质效方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班负责人施舟骏介绍,北京法院将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加快简单案件审理,推广“互联网+鉴定评估”,构建对委托鉴定评估专业机构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推动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更广领域共享。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也是重点之一。据了解,北京法院将积极巩固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落实全流程网上办案、全节点监督管理、全流程智能服务,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覆盖立案、诉讼、执行全流程的在线诉讼服务,深化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提升立案、审判、执行等全流程、全场景信息化水平等。
此外,北京法院也将强化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例如优化审判权与行政管理权配置,健全破产企业不动产协调处置机制,加强涉众型破产案件风险源头的前端防控、动态摸排,加强打击逃废债力度,出台《中小企业挽救规则》,化解中小企业经营危机等。
市场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纵深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探索市场主体登记全生命周期便利化,完善“e窗通”平台建设,健全多元化退出制度,按照“四个最严”标准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发布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透露了“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方向。
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方葆青介绍,要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中全面覆盖,探索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从源头上打破行政性垄断,更大范围地防范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出台,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时,严厉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重点查处指定交易、妨碍商品自由流通等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依法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加大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市经信局推动企业融资“扩面增量”
当前,北京中小企业贡献了30%以上的税收、40%以上的营业收入、50%以上的技术发明专利授权、60%以上的就业机会、90%的企业数量。在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等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进一步营造“公平、普惠、易得”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发布会上,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王磊表示,“十四五”期间,市经信局将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服务工作,持续推动政策易知、易得,加强融资服务等。其中在融资方面,王磊提到,要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紧抓“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契机,为高成长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上市培育路径,推动企业融资“扩面增量”。
据了解,目前北京已培育和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7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及高精尖产业领域。
市政务服务局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北京服务”是“十四五”时期北京重点打响的四大引领品牌之一,政务服务环境是五大环境领跑行动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政务服务的新目标新任务也随之确立。
其中提到,要加快数字政务建设。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刘强表示,将深化以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制度,率先打造智慧引领、集成统一、数据融合、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务服务体系,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政务标杆。
打造数字政务“总门户”,建成数字服务、数字监管和数字营商三大综合应用平台,将首都之窗和“北京通”打造成为面向企业群众的整体政府界面,除涉密等特殊因素外,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登录、全程网办、统一送达”。持续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深化商事登记、就业服务、普惠金融、办税缴费等企业高频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等。
而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要全面实施“一门、一窗、一事、一证、一卡、一号”的“六个一”政务服务跃升工程。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办理。
(杨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