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位于修武县产业集聚区的焦作佰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矿山设备。该县先后引进多家矿山装备企业,与原有大型装备形成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刘金元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这是一场时隔两年的“约会”。
“初识”,来自两年前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河南张开双臂,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海内外宾朋发出诚挚“邀约”。
一场盛会,让293个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项目成功“牵手”,留下了一段段开放创新的佳话……
“重逢”,又是金秋十月。10月23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再次迎来天下故交新知,在如意湖畔共叙情谊、共谋发展。
两年时光,融合出了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深度信任和协作,孕育出了跨国技术转移转化的成熟发展与突破。
“揭榜挂帅”喜迎“升级”
“揭榜挂帅”项目,是我省借助首届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契机,推出的一项创新之举。
当时共有23个项目在大会上签约。近日,大部分受访企业给出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评价。
实现了生产线上无人值守,每个工位上的用料、产量等数据可实时呈现,成品率从80%提高到98%以上……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部长白建朋难掩喜悦,“我们过去梦寐以求的智能化装备制造场景,通过揭榜攻关‘梦想成真’。”
“揭榜者”是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对方派出了20多名工作人员,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了项目。“这个难题如果靠我们自己解决,至少需要50人团队花费一两年时间。”白建朋对合作伙伴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强力“点赞”。
在今年的大会上,“揭榜挂帅”项目不仅再次启动,而且支持政策也将大幅“升级”:增设项目类别、降低入围要求、提升支持力度……效果已然显现:前期公开发布的113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目前已有53个达成合作意向。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次,将拆除揭榜限制,不设置“身份”“牌子”“帽子”类门槛,切实体现“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的创新导向。
“深耕”“远拓”两翼齐飞
一棵深植十三载的“大树”,能开出怎样的绚丽之花?
汇编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861项、展示科技成果83项……这一片“花海”,将在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专场活动上“绽放”。
项目发布方是中国科学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作为中科院在豫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中心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之路,成为中科院十大典型模式之一。”中心专职副主任杨卫东对此深感自豪。
从2008年起,至2020年底,有671项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结实”,使河南企业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达2423.21亿元。
沿着绵延万里的“一带一路”,能传递怎样的合作能量?
捷克、希腊、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将与我省高校联合共建6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包括波兰、克罗地亚等部分中东欧国家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与我省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国际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合作专场活动中,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等前沿领域,发布10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
一位来签约的外籍专家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势下,来自中原的创新能量尤其可贵,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科技合作,将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作出贡献。
创新之“核”能量迸发
郑州、洛阳、新乡,是河南科技版图上的“核心区”,这里的三个专场活动在大会开幕前率先发力,内容精彩纷呈。
——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总决赛评委、来自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尹志锋在现场感慨:“近年来,郑州市加快打造沿黄科创带,‘郑创汇’已成为郑州市的创新创业名片。”
——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洛阳)正式启动。“我们将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载体,通过有效链接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洛阳区域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中心负责人介绍。
——第四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隆重举行。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表示,自2018年起,新乡市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高博会,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借力大会筑平台,技术转移为抓手,来自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核”能量,正激荡澎湃,尽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