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镌刻在石碑上的23179个名字
青山环绕的陵园,树木整齐排列,每一棵都如一位笔直挺立的卫士,守候在一块大理石墓碑旁。步入其中时,能看到斜坡上镶嵌着几个红色的大字—“中华烈士第一县”。
紧跟着这几个大字,是数字“23179”,沉重而醒目。
江西兴国县散葬烈士墓园,许多从老区走向革命之路、却没能平安归来的英灵安葬在这里。
1929年,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18岁的池煜华望着新婚3天的丈夫李才莲的背影,目送他离家参加革命。
1933年,池煜华前往宁都探望丈夫。分别时,李才莲送给妻子一面小镜子,叮嘱她:“你在家里安心生产。至多10年、20年,中国的革命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回家来陪伴你!”
1934年,红军主力踏上漫漫长征路,李才莲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池煜华也失去了丈夫的音讯。
20年过去,池煜华把李才莲的5个弟妹一一抚育成人,为李才莲的祖母和父母养老送终。全国解放后,她依旧在寻找李才莲,甚至写信给苏区时熟悉的毛主席、蔡畅询问丈夫的下落。然而事与愿违,池煜华始终没有得到丈夫的确切消息。
四季轮转,花开花落,门前的樟树多了70道年轮,池煜华一直守在老屋中,握着李才莲送给她的那面镜子,等他回家。在悠长时空的彼端,池煜华等了一辈子的李才莲,于1935年,在瑞金铜钵山的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直到临终前3年,池煜华才获悉丈夫的死讯。她强撑着衰老的身体来到烈士纪念馆的英名碑前,在23179个姓名中颤巍巍地摸索,找寻丈夫的名字。
23179个烈士的名字背后,藏着许多这样动人的故事—
一家8口献身革命的邱会培;“送夫当红军”,自己也在斗争中牺牲的李美群;为掩护红军伤病员跳下山崖的江善忠;还有许许多多只留下名字、没留下事迹的普通战士……
苏区时期,兴国全县共23万人口,有9.3万余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23179,仅仅是兴国县所有留下姓名的烈士数量。
每一个革命老区都是如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2年零4个月,红军牺牲4.8万余人,平均每天倒下56人;福建宁化县6600余人参加长征,仅有58人活着抵达陕北;10多万安徽金寨儿女投身革命,被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11093人。
从反“围剿”到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漫漫革命之路浸透了老区子弟的鲜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许许多多碑刻铭文,将烈士的姓名写在青山脚下,记在天地之间。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清风拂动松柏,日晖抚过碑刻,勾勒出一个个尘封在历史岁月里的姓名。明媚的阳光下,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排着队走进墓园祭拜。
红色的数字“23179”鲜艳而醒目,孩子们看着石碑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举手敬起少先队礼,目光流露着崇敬。
英勇的生命与年轻的灵魂在此相遇,革命薪火于无声中传递。红色血脉在时光中流淌,明天的太阳会更加灿烂。(■ 杨 悦 特约记者 郭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