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

您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金融315|大学生贷款买手机利率高达36% 锦程消费金融被指风控不严

来源:中国网财经    编审:    发布时间:2023-02-15 09:40:50

3.15期间,中国网财经履行媒体监督职责,联合啄木鸟投诉平台(tousu.china.com.cn)推出《2023年3·15金融曝光台》特别策划,切实推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安然 朱玲)日前,有网友丁先生在啄木鸟平台投诉称,其于2021年6月通过锦程消费金融贷款分期买了一台iPhone 12mini ,贷款利率高达36%。然而从丁先生提供的学生证件来看,该笔贷款发生时,其为天津某学院大二学生。

就“上述情况是否属实”,”公司是否有进一步核实用户身份?”等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锦程消费金融进行采访。锦程消费金融回应表示,“在贷款前,(公司)要求客户真实填写《非学生承诺函》,确保贷款人充分知悉我司贷款对象。”


(相关资料图)

而业内人士则指出,从行业的情况来看,部分持牌消金在展业时仅要求借款人自主申报,并没有做好对大学生身份的实质性审核。所谓《非学生承诺函》,也只是流于形式。

大学生贷款买手机 利率高达36%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根据其贷款合同来看,贷款机构为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锦程消费金融”)。该份《锦程消费金融个人借款合同》的贷款金额为5599元,贷款期限24个月,贷款利率高达36%。而从其提供的学生证来看,贷款发生的时间正好为其在天津某学院就读期间。

锦程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2月,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中西部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其由成都银行与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联合组建,注册资本3.2亿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资深研究者于百程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未一刀切禁止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针对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但是要求审慎开展,严守风险底线。

记者也注意到,《通知》中明确指出,要严格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综合评估大学生征信、收入、税务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状况,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而网友丁先生表示,此笔贷款相关机构并没有履行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的相关职责。另有匿名网友在黑猫平台申诉了类似遭遇。该网友表示,锦城消费金融金融向作为在校学生的他发放贷款,年利率超过24%的利率让其承受不了。在产生逾期后,其还遭遇相关机构的不当催收。

就“上述情况是否属实”,”公司是否有进一步核实用户身份?”等,中国网记者联系锦程消费金融进行采访。锦程消费金融并未对上述案例的具体情况予以直接回应,但表示,“在贷款前,(公司)要求客户真实填写《非学生承诺函》,确保贷款人充分知悉我司贷款对象。”

记者还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关于锦程消费金融的投诉累计达到431条,主要问题包括暴力催收、利息过高等。对此,锦程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对于贷后管理有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贷后工作主要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和与客户签署《个人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中的约定开展;产品利率均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

《非学生承诺函》是否流于形式?

“所谓的《非学生承诺函》,往往都是与其他多份协议放在一起,只需要点击同意即可。毫不客气地说,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东西就是个摆设。”有业内资深人士点评表示。

在于百程看来,在这类案例中,无论是该学生,还是相关贷款机构,都有一定的责任。大学生签署了《非学生承诺函》,有可能是平台的诱导,也可能是学生的主动隐瞒,从而通过了贷款机构的评估最终拿到了贷款。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非学生承诺函》容易造假,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借款申请人,应该采取更加审慎严格的评估方式,比如通过更充分的风险提示,更完善的数据核验,向家长确认,流程双录等方式,以实现对大学生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于百程表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在行业实践中往往出现以下情况,一是相关机构解释说其只是提供延期支付工具,并非发放贷款;二是相关机构要求借款人自己承诺非学生,从而不影响向其发放贷款;三是相关机构采取“一刀切”做法,不向23岁以下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在他看来,以上做法其实均值得商榷。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相近年龄段的其他群体,都会产生一定的金融服务需求,忽视这一需求可能为“校园贷”等地下产品的滋生提供土壤,但相关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需首先做好对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的实质性审核,而非仅是形式化地要求借款人自主申报。”金天表示。

标签:

精彩推送

最火资讯

Copyright @2008-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9 9 2 5 8 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