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因供给端冲击大幅上涨,市场对周期股的热情被点燃,大宗商品与周期股“两栖”投资引人关注。
今年以来,商品市场出现变化,截至目前,CRB商品价格指数自去年6月中旬高点以来已跌逾16%。周期股何去何从?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修复形势延续,大宗商品价格和股票市场尤其是周期股在大幅回落后,预计已形成阶段底部。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收盘,CRB商品价格指数自去年6月中旬高点以来,已下跌16.78%。
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周期股跌幅更大。Wind数据显示,资源股概念指数已经从2021年9月中旬高位累计下跌40.10%。
回顾本轮大宗商品与周期股联动行情,美尔雅期货大类资产分析师蒲组林表示,2020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因供给端冲击大幅上涨,展开一轮高达50%至100%涨幅的牛市行情,CRB商品价格指数突破历史新高。周期股也重回高光时刻,2020年至2021年期间涌现出大量5-10倍的周期股。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运行节奏变化较大。下跌主要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初期,二季度后期开始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股票市场表现类似,但反弹步伐相对更缓慢。”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在二季度探明底部,未来大概率呈现修复走势,大宗商品价格和股票市场尤其是周期股已形成阶段底部。”
把握股期联动关系
实际上,股期映射投资已经是市场上并不鲜见的投资方法。那么,周期股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究竟如何?大宗商品相关的期货和周期股联动背后有何秘密?
蒲组林通过历史统计发现,周期股和大宗商品价格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在股期联动方面,黑色和有色品种的正相关性表现较低,化工小品种和农产品的正相关性较大,原油价格和炼油化工板块呈现小幅负相关。”他说。
从股期共振投资角度看,蒲组林认为,应重点把握长周期拐点机会,当预判期货的涨幅空间在20%以内时,往往行情持续时间较短,股价波动空间相对偏小,参与期货投资为优选。反之,当预判期货的涨幅空间大于20%,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以基于“利润=商品价格×销售量-成本”来估算企业业绩增量。对于周期类企业,在周期底部一般成本占营收比重较大,价格的波动会带来成倍的利润变化,这种情况下可优选周期股投资。
对于今年的联动情况,李彦森表示:“从逻辑上看,股市更多承载市场预期,商品更多承载现实供需,因此周期股具有一定领先性。但从最近一年情况看,周期股对商品指数的领先性并不强。周期股与商品指数之间相关性也不高,60天滚动相关系数约为60%左右。”
李彦森认为,国内经济在二季度形成阶段底部后,将延续复苏态势。预计未来周期标的仍将跟随经济基本面表现而变动,市场将维持底部震荡、中枢抬升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