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政府有关部门对载货车“大吨小标”、非法改装的治理力度再度加大,不少车辆因难以通过复检而成为众矢之的。对于公路物流从业者来说,车企将不合规车型召回或许是最好的解决之策,但事实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用户反映召回阻碍重重
“去年4月,我购买了一辆蓝牌轻卡,运营几个月后,当地交管部门突然打来电话,通知我的车辆存在‘大吨小标’嫌疑,需要去车管所进行复检,如果检验不合格,将无法上路行驶。同时,交管部门还明确告知,如果货车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存在非法生产、改装的情况,一律由生产企业无条件收回。”吉林通化卡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买车时,他的车的确进行了改装,但通过经销商的运作,车辆顺利上牌。然而,现在又被查出不合规,车辆无法正常运营,经销商和厂家至今也没有给个说法。张师傅进一步说,“近来,受吉林松原重大交通事故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在对‘大吨小标’货车进行排查,很多卡车司机收到了车管所的告知书。面对刚买的新车无法上路,我们都十分无奈,找经销商和厂家也无济于事,说好的无条件召回怎么就这么难?”
来自辽宁的卡车司机梁师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的车是去年5月买的,11月交警队打来电话要求复检车辆。查验后发现,该车整备质量为4.035吨,与行驶证标注的多出1.3吨。按照蓝牌轻卡总质量不得超过4.5吨的规定,我的车根本拉不了多少货。”梁师傅说道,现在辽宁省的多个地区都在严查4.2米蓝牌轻卡,只要超载就会被罚,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导致我和身边很多卡友都不敢出车,收益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花了10多万元买的车成为了摆设,车贷没能力偿还,跟经销商和厂家协商,他们也无法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这让我真是进退两难。
山东轻卡司机刘强也十分关注不合规蓝牌轻卡退换的动向。“我这有几辆‘大吨小标’的车,由于害怕挨罚,一直没敢接活儿。在这期间,我不断地找经销商协商退换事宜,他们却一直推脱,让我备齐手续票据后等通知,可好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消息。”刘强郁闷地说,“车放在那儿就是赔钱,如果厂家迟迟没有反馈和解决措施,那我们的损失谁来埋单?本来是车辆不合规,到最后吃亏的反倒是车主,这找谁说理去?”
此外,还有不少卡车司机表示,即便有些厂家最终同意召回,但补偿价格却非常低。刚买没多久的新车召回只赔偿五、六万元,残值低到连裸车价格的一半都不到,更别提购置税和上牌等费用。在卡车司机看来,因车辆本身的缺陷被召回是理所当然,可实际操作环节却充满重重阻碍。
“现在找经销商商谈召回事宜并不容易,他们要么避而不谈,要么推诿敷衍。”一位卡车司机表示。
车辆召回为何难执行?
为何厂家对违规车辆召回、退换如此不积极?
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汽车召回制度起步较晚,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立也相对落后。2009年9月1日,我国才开始实施货车召回制度,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在商用车领域,用户对汽车召回的认识相对不足,认为被召回的产品就是质量差,这也导致企业在对待产品问题时,得过且过,陷入了汽车难以召回的怪圈。而汽车召回也一直被视为敏感事件,处于被遮遮掩掩的尴尬境地。另外,我国汽车召回管理制度虽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制定,但只是行政性规定,约束力较弱。
对此,山东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谭秀卿认为,商用车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不甚相同,在基本配置上会相对复杂,而且商用车多为客户定制,期间涉及到生产商、改装厂、经销商等多个环节,产品的责任归属很难判定,因此出现同款车型大批量召回的可能性不大。再则,商用车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加之货运行业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很难界定是否属于产品本身的问题,因此召回难度较大。
“除此之外,车辆及车主信息收集系统是决定召回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货车、挂车用途的特殊性,它们是以汽车的识别码作为关键数据,目前各大企业的车主信息系统并不完备,这也会对汽车召回带来一定阻碍。”上述专家补充说。
针对此次“大吨小标”货车召回事件,卡车兄弟俱乐部秘书长杨金国告诉记者,违规车型退换工作之所以难以开展,根源在于利益博弈。对于厂家来说,大范围召回违规车辆,再进行整改、重新上公告、推向市场,这个流程不仅耗时长,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市场上违规轻卡车型数量庞大,全部召回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只有在政策、舆论等高压之下,车企才会被逼无奈选择小范围处理。
“现在商用车利润比较低,如果启动召回程序,将付出大量的成本。如果出现大批量的召回,企业可能会面临巨额亏损,所以更愿意通过售后维修来解决问题。”业内专家说道。
我国商用车召回体制亟待完善
“商用车召回难,说到底还是体制和认知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向记者表示,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为企业投机取巧埋下了隐患,国内对于召回车辆所需的质量信息也缺少相应获取渠道,加之很多政策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汽车相关标准至今还不完善,使得召回制度的普及难上加难。
“纵观国外商用车发展史不难发现,越是知名的商用车制造商,对待召回问题就越坦然,召回不是质量差的代名词,而是企业能正视产品缺陷,及时改进的表现。召回的背后是企业不断完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的不懈追求,无论对于车企还是用户,都是负责任的表现。”杜芳慈说道。
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健强调,所谓汽车产品召回,就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汽车产品制造商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在国外,企业主动召回有设计缺陷和质量隐患的产品,代表着企业对用户的尊重,是认真负责的表现。召回数量的增多,无论对商用车企业还是用户来说都是好事,证明我国商用车行业正逐渐走向一个更加良性的生态环境。
王健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一种从国家鼓励企业召回,到用户正确看待召回,再到企业积极主动召回,最终召回实现推动工艺进步的良性循环。而这一良性循环的最终受益者正是广大商用车用户。“所以说,建立完善的召回制度是维护汽车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商用车领域必须要加紧健全召回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也需要企业的自觉和付出,更需要用户的理解和支持。”王健最后说道。(姚会法)